“也许玄机在这首诗里,也许还有旁的,娘娘不妨也想一想。”
裕妃沉思了片刻,旋即放弃,“大小两个武氏都死了,懋嫔更是雍正七年即去世,现在探究这些还有什么意义,终归她们的计谋都没有得逞,如今都不过是一抔黄土,没什么意义了。”
可人生原本就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有意义的。
婉襄问过富察氏,问过裕妃,她们都没有什么头绪。
看来武晚沐还当真算是她一生难得的敌手,即便过世已久,还有难题留给她去解。
裕妃却又道:“武朝汐和年正仪生得那样像,就是年希尧来了,怕是也要愣上一愣。可万岁爷竟对她毫不动心,只有厌恶,婉襄,你当真好手段。”
“难道许武氏以高位,便可以达成这样的结果么?”
婉襄低头轻蔑一笑,“没用什么手段,只是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万岁爷自己愿意罢了。”
裕妃没有再接她的话,将要至宁寿宫,嘉祥恰好醒过来,裕妃便将她抱在自己膝上,和她絮絮地说着一些家常的对话。
嘉祥没有起床气,素来和裕妃亲近,两个人嘀嘀咕咕,一直到了下车的时候。
宁寿宫在皇城东面,作为太妃居处,自然比东六宫还要遥远。
嘉祥几乎将圆明园中能去的地方都跑遍了,但是第一次来皇城中这样远的地方,满是新鲜感,若不是裕妃拽着她,只怕早已跑得无影无踪了。
早知裕妃和婉襄要来,宁寿宫前有宫女等候,笑着迎上前来和裕妃以及婉襄问好。
“奴才给裕妃娘娘、谦嫔娘娘、小公主请安。”
太妃身边管事的自然是嬷嬷,而迎客这样的小事则也理所当然地交给小宫女做。
裕妃似乎与这宫女很是相熟,一面同她说话,问着密太妃的身体,一面朝着宁寿宫密太妃的居住走去。
“前些日子听闻太妃胃气不舒,如今可好些了?”
那宫女便笑着回答,“天气太热了,太妃吃饭总没胃口,也是早些年留下来的毛病了,入了秋便好了。”
“也托了您的福,另外荐了太医院的李太医来为太妃看病,他开的方子倒是比前头那位张太医要好些,如今天气凉快下来,也就都好了。”
裕妃原来和密太妃关系这样亲密,难怪那一日在朗吟阁,她会忽而提起想要将未来的和硕和婉公主交给密太妃抚养。
而后来,乾隆年间这位公主也当真是有很长一段时间都养在密太妃的宁寿宫里的,被宫人们称为“宁寿宫公主”。
也不知裕妃是怎样想的。
入了宁寿宫之后,未过多久,也就走到了密太妃的寝殿门前,勤太妃恰也在这里,两位太妃正在下棋解闷。
这样的情形,让婉襄想起雍正九年时在圆明园梧桐院中见到的高常在与马常在。
前者斯人已去,后者一生默默无闻,死去之后也被人忽略,七年之后才从田村殡宫移奉至泰陵妃园寝。
一见了客人,两位太妃立刻便停下了手。
因是长辈,裕妃与婉襄走到近处行下礼去,“给密太妃、勤太妃万福金安。”
密太妃王氏,汉军旗人,父亲是知县王国正。
一生为康熙皇帝生育三子,却到康熙晚年时才正式被册封为嫔,史书之中未见一个“宠”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