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过才走,却先涌起念想。
图澄终于定下心中打算来,毅然转身。
便见禅师带着戒堂诸位师兄立在那处,望向他的神情隐隐带着谴责和不解。
出人意料,禅师并未对他施以惩戒,反而将他带入佛塔内。
“你生负有机缘,该思如何为众生。”
“情爱两字,不过是过眼云烟。”
直至黑暗将佛塔锁住,寂静侵袭周遭,图澄缓缓起身,一步一步朝着佛塔顶端走去。
一步一思。
机缘是何。
众生如何。
然而他还是猜不透。
佛堂顶部是江湖与坊间传闻的至宝佛珠,可他并未看见,只瞧见一本陈旧古朴的书。
“……名曰《千世贤臣》”,图澄语气中少见地带了丝疲惫。
殷姝面上讶异,图澄大师竟也知晓原书剧情。
“起初,贫僧只将它看做话本子,不作理会。”
图澄依旧坚持己见,并执意还俗,禅师深深叹息,还是允了。
他与周蔻历尽万难才得以成婚,惊变亦是成婚那日,周蔻一睡不醒,再无气息。
如此离奇,纵然图澄请遍医官,也查不出周蔻究竟为何,万念俱灰,他毅然选择自尽。
谁知翌日他睁眼,发现自己已然回到佛塔顶端,手中正拿着那本《千世贤臣》。
“……你母亲应是怨恨我吧。”图澄大师说此话时,没有自称贫僧。
语气说不出的无奈,他抬手遮住双眸,一句饱含诸多情绪的话语流出:
“然而,这是我千般试过之后,最好的解法了。”
“她能余生平安。”
殷姝久久回不过神,竟是如此吗?
一人余生道不尽的遗憾,竟是另一人千求为她求来的因果。
她心中泛起阵阵酸涩,不知该如何宽解图澄大师。
“……贫僧曾无数次在世间行走,寻求能够破此因果的法子,直至你的出生。”
“同年,贫僧也救下前去青竹山的柏大家。”
殷姝蓦地想到,窦赋修所言的两件奇事,一是自己,二便是柏遗。
以及柏遗所说的旧缘。
“女公子所求,贫僧知晓。”
“贫僧言尽于此,女公子请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