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上朝,桑哥都要乘小舆,且有怯薛散班及侍卫兵百人为导从。这是连宗王都不能享受的待遇。随着他掌握了铨调中央和地方官员的人事权,且从世祖那里求得&ldo;自今宣敕并付尚书省&rdo;的诏旨,连宣敕由中书省颁给的程序都免了,桑哥彻底成为帝国中除了皇帝最有权力的人。桑哥并非君子,有了权力,自然要&ldo;寻租&rdo;,&ldo;由是以刑、爵为货而贩之&rdo;,犯法、求官之人&ldo;咸走其门,入贵价以买所欲。贵价入,当刑者脱,求爵者得,纲纪大环,人心骇愕&rdo;。
【正文】
因为桑哥理财有方,有过军功,且还和国师颇有渊源,因此各方反对势力并未能如对付卢世荣一般迅速结成同盟。但暗中的窜联已逐渐形成,在桑哥秉政四年之后,一场针对他的风潮不期而至。
至元二十八年正月,世祖在大都东南的柳林(漷州北)狩猎。其实皇帝狩猎并不在于真的捕获多少猎物,而是一种散心。散心的时候心情自然不错,想要除掉桑哥的人们不失时机的出手了。
集贤直学士赵孟頫趁机对世祖身边的贴身怯薛,利用监卿彻里言道:&ldo;皇上论贾似道误国,常责留梦炎等宋朝大臣不能挺身而出。现今,桑哥之罪,有甚于贾似道!我等不言,他日何以辞其责!然我乃疏远之臣,言必不听。侍臣中,惟君为皇上所亲信,读书知义理,慷慨有大节。倘若您能不畏天威之怒。为百姓除此凶残之贼,真仁者之事,公必勉之!&rdo;鼓励彻里弹劾桑哥。
彻里其人较为正直,早就不满桑哥,再加上桑哥让怯薛纳税,属于既有公仇也有私怨,便挺身而出控告桑哥奸贪误国害民诸罪,&ldo;言色俱厉&rdo;。一下子把世祖的好心情弄没了,世祖大怒,责他&ldo;丑诋大臣,失几谏体&rdo;,命左右掌嘴,彻里被打得&ldo;血涌口鼻,委顿地上&rdo;仍抗辩不止,声明自己与桑哥无仇,只是为国家着想。身边的人如此强硬,世祖也很感意外,便问其他近侍彻里所言是否真实。结果一问不可收拾,怯薛也里审班、御史中丞也先帖木儿等人纷纷跪下劾责桑哥专权黩货等罪。
这下世祖不能再等闲视之,急招出使在外的翰林学士承旨不忽木以问情实。这不忽木,字用臣,康里部人,早年因&ldo;资禀英特,进止详雅&rdo;被世祖所看重,随王恂、许衡学习儒学,天资聪颖,过目不忘,被许衡称为&ldo;有公辅器&rdo;。学成后历任利用少监、燕南河北道提刑按察副使、吏部尚书、工部尚书、刑部尚书等职,属于汉法派的少壮一代。在阿合马、卢世荣时代都竭力与之相争。他出身于怯薛,又是汉法派中人,抓住这么好的机会,如何能够放过?在行宫营帐里见到皇帝后,不忽木痛心疾首地说:&ldo;桑哥壅蔽聪明,紊乱政事,有言者即诬以他罪而杀之。今百姓失业,盗贼蜂起,召乱在旦夕,非亟诛之,恐为陛下忧。&rdo;在场的集贤学士贺胜等人也力证桑哥奸邪,&ldo;久而言者益众。&rdo;
紧接着,怯薛长月赤察儿根据时任尚书平章的怯薛也速答儿的密报,也奏劾桑哥擅权贪墨;中书平章麦术丁和御史中丞崔彧奏劾桑哥&ldo;当国四年,中外诸官鲜有不以贿而得者&rdo;。
朝廷上下,弹劾请诛之声甚嚣尘上。如果说有人认为这是偶然事件导致的政治风潮,那就是犯了政治幼稚病。史书没有明载,但我们仍可窥见在这幕&ldo;倒桑大戏&rdo;中,各派政治力量的默契。
是杀桑哥而安百官之心,还是保桑哥而将百官的不满从桑哥转移到自己身上,已经御极三十年的世祖忽必烈该做什么选择,绝不会令人意外。
【正文】
正月二十三日,桑哥被罢去相位,交付审讯。
二月二十五日,世祖命彻里率怯薛三百余人抄籍桑哥家资,一抄之下,竟然&ldo;得金宝衍溢栋宇,他物可资计者,将半内帑&rdo;。
指控桑哥的罪状,如&ldo;沮抑台纲,杜言者之口,又尝捶挞御史&rdo;、&ldo;改革钞法、增加课税而害民&rdo;之类,其实并不能真正动摇桑哥,毕竟这些作为的背后都有着皇帝的影子,可贪赃罪被证实,而且数目如此之巨,世祖便真的动怒了:&ldo;你把一些粗毛衣带给了我,而把金钱和无比贵重物品归了自己!&rdo;于是将桑哥拘捕入狱。
三月,桑哥的&ldo;辅政碑&rdo;被捣毁,其亲旧党羽湖广行省平章要束木、江浙行省平章纳速刺丁灭里、忻都、王巨济等也全被逮至大都。
七月,诏诛桑哥,这位吐蕃宰相和他的众多党羽一起被绑缚刑场,刀下头落,血腥一片,世祖时代最后一个理财权臣灰飞烟灭。
桑哥死后,尚书省又被罢废,机构并入中书省,各地的钩考也随之停止。一切似乎循环一般,每当一个理财之臣倒下,便有一批儒臣趁势崛起。世祖听取不忽木的建策,以太子真金的原詹事长、故丞相線真之子完泽为中书右丞相,不忽木为中书平章政事,彻里为御史中丞,麦朮丁仍为平章。
完泽是勋臣之后,其祖父土薛在成吉思汗时代便是大将,后跟随窝阔台汗攻打四川,立下攻陷成都的功劳,获赐食邑六百户。父亲線真在中统四年时任中书右丞相,与诸儒臣论定朝制。其人所受儒学熏陶并不少于不忽木,在任真金太子詹事长时,入参谋议,出掌环卫,小心慎密,很得太子器重,被誉为:&ldo;亲善远恶,君之急务。善人如完泽者,群臣中岂易得哉!&rdo;真金去世后,完泽又随侍后来的成宗铁穆耳出镇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