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皇帝不仅瘦金体写得好,他的楷书作品《秾芳依翠萼诗帖》亦堪称楷书杰作,其笔法犀利遒劲,铁画银钩,被后世论者称为出神入化的&ldo;神品&rdo;。
宋徽宗也当之无愧地可以跻身于中国历史上最优秀的大画家之列。他的丹青造诣堪称登峰造极,蔚为大家。
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祥龙石图》、《芙蓉锦鸡图》、藏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的《翠竹双雀图》、藏于辽宁博物馆的《瑞鹤图》和藏于上海博物馆的《柳鸦图》与《四禽图》表明,在花鸟画上,宋徽宗的作品称得上是炉火纯青的大师级佳作;
出自宋徽宗手笔的山水画杰作《雪江归棹图》,意境清奇高远,不同凡俗,一般的山水画作品,根本无法望其项背。
《听琴图》则是宋徽宗传世的人物画代表作,这幅画出神入化的描绘技法令人叹为观止。画面上的弹琴者是在后世声名狼藉的宋徽宗自己的自画像,而那位身穿红色衣袍的听琴者就是他的宰相‐‐在后世同样声名狼藉的蔡京。
这幅堪称杰作的优美画卷,具有宿命般的暗示与象征意义。它向我们展示出了一幅君臣同体、休戚与共的意味深长的画面‐‐没有弹琴者,自然不会有听琴者;有了弹琴者,没有听琴者,也只能自得其乐,意思不大;若既有弹琴者,又有听琴者,而且双方心心相通、知音默契,这才趣味盎然、生动完整。在许多方面,亡国之君徽宗与蔡京恰好就是这样一对知音。想俺参观博物馆时也曾见过他的真迹。
如今这这倒霉的皇帝本人就在里面,你说我怎能不设法进去参观下这家伙满足下我的好奇心。
至于李师师就更不用说了,这头顶天下第一美女称号的女子要是见不到,相信是男人都会懊悔的睡不成觉。尽管我心里明白,这李师师容貌未必比后世的电影明星强。就是在大宋也未必第一。可想看她的好奇心依然让我心痒难耐。
其实我知道,无论是皇帝还是李师师以后都有机会见,可既然已经近在眼前了,不见上一面也真是难受。像我这样典型的中国人,在大街上看到撞车,吵架等等都能兴致勃勃的围观上半天。各种流言蜚语小道消息也是听的津津有味并立即口沫横飞大肆传播的人。面对如此大的八卦现场,怎能不一睹为快呐!
要是我全力冲进门去,十有八九能两人都见到。可百分之百的我见到后就会脑袋落地。这种超级赔本永无翻身的事我当然不可能去办。
可除了这办法,我还有什么方法才能见到这两人呢?西方人道&ldo;好奇心能害死猫&rdo;。俺可千万别犯这种错误。那李师师的另一个同居密友,大词人周邦彦曾在床下听了赵李二人一夜的情话,好奇心是满足了,要不是李师师及时援手。差点就丢了命。我和李师师没交情。也没周的名气地位,不小心可是真的玩完了。
正文第十一章朝中无人莫做官
世上的事就这么巧。在我束手无策时一声命令让所有难题迎刃而解。
&ldo;你们几个进来伺候着,你,你,还有你。&rdo;一个操着公鸭嗓子的人从楼里走了出来,指着我和另外的两个男仆道。果然是主角呀!我兴奋的想到,要啥就来啥。正想着怎么进去呢!这里面就把我叫进去了。什么?我怎么知道我是主角的?这都不明白?哪个穿越回到过去的不是主角呀!在没能发现另一个穿越者的前提下,我!当然是光芒万丈!幸运无比!充满王者之气的主角了!
在皇家侍卫虎视眈眈的监视下,搜过身,证实没有管制刀具的我们,跟在公鸭嗓的太监身后。大气都不敢喘的进到了李师师的秀楼中。
当中一个颇有几分风度书生打扮的老年男子一定就是宋徽宗了。虽然离的远可仍能分辨出这老头说一不二的气势。老头旁边的美女就是李师师了。因为距离灯光的影响,我看不清她的容貌,可仅仅远远的看个身影,我也能感到那是个绝色的女子。只是这李师师身上的几件珠宝首饰实在是太耀眼了,在烛光下让我目眩。
这次宋徽宗不是一个人来的,身边还有几个化装成普通人的官员。可惜我一个也不认识。其中竟有一个大胡子扮成了老道的样子,太好笑了,难道出家人就可以嫖娼了吗?据我所知,他们可都是化妆了的。
&ldo;张胡呀!你今天难得来这里,有什么玄机吗?&rdo;宋徽宗道。那老道笑道:&ldo;贫道实是听说李行首这里的倩儿故娘讲的好书,慕名而来一听为快!&rdo;
那宋徽宗一听后哈哈大笑。喜道:&ldo;原来张胡你也喜欢听书呀!这倩儿姑娘可是李行首的亲侄女,貌美聪慧不说,这书可说的是京城一绝呀!道长常年清修,今日不妨听听!&rdo;那道人连忙称谢。
我和男仆们忙收拾出说书的场子。心中高兴,马上又见到倩儿了,想不到倩儿竟是李师师的侄女。据说李师师本姓王后来因父母双亡被经营青楼的李婆收养才改姓的李。那倩儿就应该姓王了。王倩儿,这名字真好听!我美滋滋的想。
片刻,倩儿在一名太监的引导下走了进来。一个多月没见,倩儿好象更漂亮了。那几个官员好象也有些失神。行礼完后,倩儿问道:&ldo;不知官家想听那一段书?&rdo;宋徽宗笑着指了下那道人道:&ldo;今天是张胡想听,你就问张胡好了。&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