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曹操在许都发布檄文,到调动诸军各部分三路讨袁,到冀州战局拉开帷幕,到并州、关中交替出现变动,到受袁绍病逝,袁谭袁尚哥俩相争,这长达半年之久的时间,曹昂是一刻都没有停歇过。
紧密围绕前线供应的各项事宜,这被曹昂列为征东将军府首要大事,无论是谁都必须要全身心投入。
其次是涉及到诸策众规的诸事,对内有涉军,涉政等各项细致分属,对外有对益州的各项安排。
而与之相对的,就是应对各项突发状况,如针对关中、益州、江东、交州的各项处置,如针对内部出现的灾情处置。
总而言之就是一句话。
因为曹操开启三路讨袁的战役,曹昂顺势就将所辖诸州各地拧成一股绳,凡是在这体系之下的,无论军政等各层面,更不管是在襄阳或者地方,只要你在对应的位置上,就要将对应的事宜做好。
别说什么做不到。
要真是这样,就趁早让位。
如此高压的一种境遇下,让征东将军府的核心层,其实是有担心和顾虑的,他们怕在这期间会出现状况。
特别是那么多的开支及拨付,这对征东将军府的挑战实在太大了。
可让他们觉得不可思议的,是担心与顾虑的那些都没有出现,恰恰相反,因为在北讨袁这一战,居然使诸州各郡治下出现对应的改变。
阎象、娄圭、袁涣他们觉得这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但曹昂却从没有这样想过,战争的确是巨大消耗的存在,但与之相对的,是会对后方带来一次全方位的改变。
当然前提是能够将这股势头把控好。
如果把控不好的话,这是会倾斜的。
建安八年,二月初十,这对征东将军府而言,注定是一个极为特殊的日子。
因为在这一日,曹昂以征东将军府之名,召开了一场针对各领域的会议,在这场会议之下,会将过去半年多的种种,进行一次汇总性的会议,而在此基础上,征东将军府所辖荆豫徐扬交五州之地,要明确与推行对应调整。
“拜见公子!!”
整齐划一的行礼声,在将军府正堂响起。
坐于主位的曹昂,扫视着堂内所聚众人,露出了会心的笑意,相较于将军,君侯这些称谓,在如此正式的场合,曹昂更喜欢听公子这一称谓。
这代表什么就不言而喻了。
“诸公,诸君无需多礼。”
曹昂伸手示意,语气平和道。
“喏!”
众人轰然应诺道。
在此等场合下,典满、许仪分站两侧,如雕塑一般,就好似堂内发生的种种,跟他们没有任何关系。
而在堂内众人落座之际,在一侧的曹冲、曹震、曹演等人,则表情正色的持笔等待,今日这次召开的会议,负责记录的是他们。
各司其职,都有事做。
这是如今曹昂麾下的主要态势。
“吾父领兵征讨国贼袁绍,倾覆群贼汝南袁氏一役,打到今下已半年有余,期间亦发生不少事情。”
曹昂表情正色,扫视着堂内众人,“如许都,如并州,如冀州,当然在其他州郡也出现些动乱,对此我征东将军府上下从容应对,处置得当,没有使对应影响或风波扩大,甚至影响到更多地方。”
“这离不开诸公、诸君的鼎力相助。”
“对此,某将以征东将军府之名,将期间诸公诸君,还有在各地治理或镇守的诸公诸君,所立一应功勋功绩,完整记录下来,并呈递到许都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