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你们几个將来也是要统兵的將领,也不能一直大字不识一个。
正好最近没什么战事,我来教你们识字,將来,你们也跟我兵法韜略吧。”
“奉先你还懂这些?”
“当然了,你们也学著点,將来都有用。”
吕布是真心希望自己的教诲能让这四大金刚將来多派上点用场。
即便如今已经成为了队率长期在外,吕布也保持著与自己的恩师朱林的关係。
轮换回家之时,他便自己出钱请朱林吃了顿饭。
“奉先哎”朱林看了吕布,便嘆了口气。
“先生何故嘆气?”
“我只是想著,奉先你如今你通兵法经文,上马又能冲阵杀敌,如此文武双全之人,却被县长所轻视,而我身为你的老师,却不能为你做什么。”
“先生莫要介意,这不是先生的错。”
“嗯”朱林犹豫了片刻,说道。“最近我听说大儒卢子干从九江太守卸任回乡,在涿郡招收门徒,你若能成为卢子乾的弟子,想必便有机会彰显才华吧?”
“卢子干?”
吕布仿佛突然想起了前世中对歷史的星点记忆。
卢子干,就是东汉末年文武双全的大儒卢植,后面那个跟歷史上的吕布有颇有渊源的刘备,正是他的学生,而卢植则是前一个时代的大儒马融的徒弟。
实际上,或许是因为內心隱约能想起些前世记忆的片段,吕布的体內,有著不属於这个时代的灵魂底色——这导致他从一开始就对这个时代的儒家思想並无兴趣。
那些教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无非是统治者维护秩序的工具,是让耗材甘愿当耗材的思想禁錮。
相比之下,吕布觉得法家思想还更靠谱一些,至少在一个公平的秩序下,可以让真正有能力的人得到任用,让国家变得积极向上。至少对於吕布这样的强者来说,如果按秦朝那样以击杀数算军功,那他的命运一定不会是像现在这样,被一个依靠家世便凌驾於自己之上无能之辈肆意欺压,侵夺军功。
不过,儒教只是个工具,作为汉朝的官方意识形態,一些儒学家借著汉朝官方的推崇,成为了名士。
不管在哪个时代,名士都是十分重要的,有名的人也许只是做了一些其他人也能做的事,就能引起大量关注与吹捧,而没名的人,就算在私下做了什么伟大的事业,也根本没人知晓。
就像现在的吕布一样,也许,也像是前世的自己一样。
或许,每个时代实际上拥有才能的人,都比歷史上记载得多得多,然而能青史留名的,只是那些生前因为一些机缘,成功让自己出名的人。
在察举制的汉代,名望自然也很重要,有名就会有很多好事,地方察举有人想著你,官方需要人才时也有人想著你,想拜访谁时,只要提上自己的大名,人家就会开门为自己满上茶水,与自己畅聊一天。
想到这些,吕布便有了一个想法——他想拜卢植为师。
卢植之所以能成为名士,是因为他被马融看中了,这是他的幸运,而如果吕布能拜师卢植,哪怕实际上根本没学到任何东西,但就凭他能自称是卢植的学生,以后在关东士人的圈子里都会好混上许多。
歷史上的吕布本没有这种幸运,但现在,他可以爭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