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的眼中似乎能看到鲜卑战马扬起的泥尘!
仓促间,立刻举起随身携带的盾牌。
“轰”的一声巨响!
钢铁洪流狠狠撞上了叹息之墙!
没有预想中鲜卑骑兵被反震坠马的景象,他们借助双马镫提供的稳固支点,化身为人马合一的超强战士!
沉重的长枪在巨大的相对速度下,轻易洞穿了对方简易的盾牌,随着惯性刺透了羌人简陋的皮甲。
巨大的冲击力甚至将盾牌后的士兵撞得双脚离地,倒飞出去,砸倒身后一片军队。
五千战马的巨大身躯裹挟着雷霆万钧之力,硬生生将对方的万人军阵冲散,牢姐羌坚固的万人防线如同脆弱的薄冰,瞬间被撕开无数道血淋淋的缺口。
一旦冲散对方的军阵,突入到敌阵之中,双马镫的优势更是展现得淋漓尽致。
鲜卑骑兵在马上辗转腾挪,灵活得如同平地。左脚蹬实,右脚轻提,身体便能灵巧地左右闪避,以此来躲避敌人的攻击。
敌阵中央,彻底化作了修罗屠场。
鲜卑骑兵们如同虎入羊群,在双马镫赋予的绝对掌控下,人马合一,肆意冲杀。
被冲散的牢姐羌军队无法组织起有效的反击,恐惧如同瘟疫般在失去阵型保护的步兵中蔓延。
一般来说,大规模会战之中,骑兵是不会首先进行冲锋的。
因为骑兵的防御力太低,在不知道敌军箭队方阵在哪里的时候,骑兵往往都会按兵不动。
比较着名的界桥之战,公孙瓒就是见到麴义的军队太少,提前放出了自己的白马义从,想把对方不足千人的敢死队吃掉,结果被袁绍军的弓弩手射成了筛子,导致在全面优势的情况下,输掉了界桥之战。
当时公孙瓒麾下的白马义从别说双马镫了,连单马镫都没有配备。
金属的单马镫出现一直到了真正的三国时期,也就是公元220年以后。
马镫的作用不仅是帮助人上马,更主要的是在骑行时支撑骑马者的双脚,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骑马的优势,同时又能有效地保护骑马人的安全,并且可以解放双手。
…………
仅仅不到半个时辰,牢姐羌的万人方阵,如同雪崩般不可遏制地开始溃败。
幸存的士兵丢盔弃甲,只想逃离这片被双马镫加持的死亡旋风所笼罩的地狱。
鲜卑骑兵的喊杀声如同追魂魔音,马蹄声再次密集响起,开始了无情的追击与收割。
烟尘与血雾弥漫的战场上,唯有那无数双牢牢踩踏在金属马镫中的战靴,控缰驰骋间,宣告着一个属于骑兵主宰战场的新时代,在铁与血的碰撞中,轰然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