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在梁园。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她甜美婉转又不失动人的女音缓缓飘出,和着她的琴音,令场中静默,无数双眼睛汇聚在洛俪的身上,有一脸痴迷的学子,有面露狂热的名门贵公子,亦有沉陷在琴音、美词中的评师。
梁娥眉轻声道:“仪儿,我就说你长姐能谱曲,不仅能谱曲,连词都配出来了。”
郁亦菡神思恍惚,有意外,有吃惊,“不愧是名动天下的洛三娘,无人替代,就算是谱曲,今日定能谱出像《传说》一样的名曲,这曲子很好听,风格与《情劫》相似,却又完全不同的曲调……”
李秀妍面容煞白,大声道:“她……她是不是一早就会此曲?”
云中歌倏然起身,厉声道:“李秀妍,你再才扰人思绪,我等就只好请你下去。”
你弹的时候,别人静静等候。
可别人谱曲,你怎么能打扰。
这品行,着实让人无法恭维。
谱曲依如作文章,总是不能扰人思路。
李秀妍微咬着下唇:洛三娘怎么能谱出这样的曲子,还有相宜的词赋。
这,就是大赵第一书香名门洛家的底蕴?
无论她李秀妍如何比,都难及洛三娘的项背。
洛三娘,竟然得了一个“小洛子”的称号,是皇城书院的学子所赠,从今往后,她岂不是天下最有才华的女子。
她不甘心!
她想将洛三娘踩在脚底。
洛三娘什么都会,她到底是怎么长成的?
“日***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
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
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
忆君迢迢隔青天。
昔时横波目,今作流泪泉。
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
凄婉哀伤的曲调,伴着那扣动人心的词赋,李秀妍忆起自己几年如一日在皇城静候未婚夫琴王归来,可他却瞧她不起,更不愿娶她为妻。
她的一腕真情,真如“昔日横波目,今作流泪泉。”这一句,正中她的苦楚,她一时间泪流满面。
人群里,只听一个贵女突地呜咽痛哭,嘴里唤着“表哥,为什么要离开?为什么呀?”
这一首词,这一段曲,勾起无数人的心事,那些年少过往的真情,还有深埋心里的情感,竟似被诱得爆发出来,场中听曲者,有悲伤的,有失态痛哭的。
卢淮安四下里一扫,流泪者不在少数,梁娥眉在哭,郁亦菡、林敏俱在流泪。洛仪情窦未开,只是觉得这曲子好听。她一脸好奇地看着周围或哭,或伤心的姑娘们,时不时眨着眼睛,想问什么,见她们听得痴迷,终是咽下。
弹琴的洛俪,此间已是泪流满面,曲调急转,风雨急急,一对璧人即将分离,似看到一个美人徘徊月下,孤影望月,黯然神伤,而男子浑然不知分离近在眼前。
“美人在时花满堂,美人去后花馀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