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贵女临门暴君的伪善皇后 > 第199章 替身(第3页)

第199章 替身(第3页)

洛俪名声太盛,她想寻个安静处消暑。

听到素绻说窦长庚拦梁娥眉的路,非要梁娥眉摘下面纱,瞧了梁娥眉几眼之后,又说“点梅妆、描眉”的事,洛俪忆起几年前在运河被玉氏所救的事。

她醒来时听窦长安提过,说她自救上来,窦长庚就守在她的床前,瞧着她看得眼都不眨。那时的她,眉上有胭脂痣,五官眉眼还带着两分婴儿肥,后来抽条,长得越发清瘦,就连下颌也变尖了,从曾经的鹅蛋脸变成了鹅蛋脸与瓜子脸之间的脸型,瓜子脸似的下巴,可额头又像是鹅蛋脸般的饱满。

乍一瞧怪,细一瞧漂亮。

她心下暗道:莫不是窦长庚把梁娥眉当成了当年的自己?

不对啊,奉天府玉家一直有玉家姑太太遇仙传说,直说玉家姑太太回娘家贺寿,从运河救了一个仙家小姑娘的事,却对仙家夫妇赠送玉家两枚九转玉露丸的事支字不提,甚至还有人说这种事只有积有大福的人家才能遇到。

玉家许有大福。

可窦家,这三十多年杀的人、害的命还少么?

曾经的功勋名门一朝被灭,看似窦太后下的令,实有窦国舅父子的影子,而之后几派党争,多少正义忠良被窦氏所杀所害。这些年,窦国舅父子的野心膨胀,曾数次窜掇窦太后学盛唐武媚登基为帝,窦太后曾有此心思,最终因清流派与保皇派反对得厉害,不敢妄行。

与其说,窦家想让窦太后为帝,不如说窦承嗣想做皇帝。

窦长庚要看梁娥眉真容,洛俪的心不由揪紧几分。

回头,她得与梁俊递个话,让他防着窦长庚在太后面前谏言。

素绻以为洛俪是因为梁娥眉不愿去京北县莲花庄避暑而不快,笑道:“若是姑娘嫌闷,不如请几位世家亲友家的姑娘同去,铁姑娘、郁姑娘、林姑娘……”

洛仪原是要去,因吴氏的反对打消了此念。

洛俪吴氏教养子女的法子不敢苟同,洛仪现在的性子,又何曾没有吴氏的功能。

“铁姑娘是个爱热闹的,她连铁家都不愿回,会愿意跟我们去乡下?再有郁姑娘、林姑娘,一早答应梁姑娘,要陪梁姑娘去三里外的庄子住些日子,我把人叫走,梁姑娘岂不枯燥无聊,那二位可是梁姑娘的好友。”

洛俪原想带同伴,却发现自己在皇城并没有特别交好的,蓦然之间,还真想到了一位,前不久来府里小聚的姑娘里头,有位大理寺卿杜峰的嫡长女,这姑娘的命运与洛俪有些相似,她不到两岁亲娘病逝,后杜大人娶了她亲娘手帕之交的舅家表妹为继室,后母对杜海珠不算好,也不算坏。

她忆起杜海珠,是因为前世时,杜海珠曾与她暗示过池宪这人不简单,那时她已是池宪之妻,彼时洛康陪吴氏敬香途中被贼匪所害,她沉陷在失父的悲痛之中,并未细想杜海珠说的那番暗示的话。

杜海珠那日离开时,又与她道了句“我们女子,虽说笨些的好,可这太痴却非好事,你对自己的枕边人就这么信任。”

她答:“清正是我夫君。”

杜海珠悠悠轻叹,“但愿你是个有福的。阿俪,为自己多留三分心。”

前世一生中,能给她善意提醒的人不多。

杜峰在大理寺为官,许是查到了什么,而她却没有细想。今生细细回想,那时有人给过她明里、暗里的提醒、警示,是她不愿去怀疑,愿意装傻充愣,那时便是身边的素纨、素纹都说“姑娘,杜家姑奶奶的话似话里有话。”

无论杜海珠的提醒是因为杜峰的意思,还是杜海珠本人的意思,那也是她前世之时,在皇城之中,少有向她释放善意的人。

“我一会儿写封信给大理寺卿杜府的杜大姑娘,你再跑一趟,就说我要去京北县庄子避暑,问她要不要同去?”

杜峰的继室生了两子一女,长子与洛徘同龄,次子与洛仪同岁,女儿是最小的,今年方八岁。家里还有三个庶出子女,又一个庶子比长子小半岁,两个庶女一个十二,一个九岁。

素绻带着翠丝过去时,杜海珠听说那处庄子凉快,又想这是难得有人与她交好,且这人是洛三娘,当即就回话“我得禀过父母”,派了大丫头去问杜太太。

杜太太一听大姑娘要跟着洛三娘去乡下庄子避暑,立时想到自家的长子,也是个文不成武不就的,可愁死她了。以前她还与吴氏一起愁,可吴氏因着嫡长女愿意督促儿子用功,洛徘没多久就考过了童试,名次靠前,不知道多少人羡慕。

“你问问洛三娘身边的大丫头,是她自己带人去,还是有家里其他人?”

大丫头道:“大姑娘问过了,说是洛三娘要带着洛三爷一道去,洛三爷要在庄子上用功苦读,准备考八月初的府学与皇城书院。”

考得好,就进皇城书院。

考不好,人家还能进府学。

这两处都是好去处,府学必须得秀才功名才能进,而皇城书院虽说没设门槛,实则七成以上都是过了童试的人才往里考。

杜太太轻声道:“你与大姑娘好好说,若能把大爷一道带上,正好让他与洛三爷作伴一道读书。”

洛三娘要督促、辅导幼弟,随带着指点指点自家嫡长子。

杨丞相夫人改口,说他儿子考上秀才与洛三娘无干,可许多知晓内情的都知道,这可是欠了洛府天大的人情。吏部左侍郎韩修德一提到洛三娘就赞不绝口,只说此女乃高材,又有吏部的戴员外郎,也是赞赏有加,这两家的儿子此次能过秀才,皆是托了洛三娘的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