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秦时:从签到墨家开始 > 第四百一十六章 三大战役杀神白起(第4页)

第四百一十六章 三大战役杀神白起(第4页)

鄢城距离楚国都城郢很近,是拱卫郢都的军事重镇,楚人早已集结重兵在鄢城,企图阻止秦军南下进攻郢。

秦军在鄢城遭到进入楚境以来最顽强的抵抗,屡攻不克,而秦国军队孤军深入,不宜持久,于是利用夷水从楚西山长谷出而流向东南的有利条件,在鄢城西边百里处筑堤蓄水,并修长渠直达鄢城,然后开渠灌城,水入城为深渊,鄢城的东北角经河水浸泡溃破,城中百姓被淹死数十万。

秦军于是占领了鄢城。

攻克邓、鄢城后,白起休整部队,补充兵员和军资,同时将秦国的罪人刑徒迁徙到所得邓、鄢两地,以此为进一步攻楚的基地。

又率军攻打并占领西陵,扼住长江,截断郢与西面巫郡的联系。

前278年,白起再次出兵攻打楚国,势如破竹,攻陷楚国国都郢,烧毁其先王陵墓夷陵,向东进兵至竟陵,楚王熊烈在兵败后,向东北方溃逃至陈,被迫迁都于此以自保。

鄢郢之战,秦国大获全胜。

此战,秦国占领了楚国西部长江以北大片土地,并在此设立南郡,白起因战功卓著被秦昭王封为武安君。

此战,秦国的胜利,进一步打击和消弱了楚国的实力,从此,楚国更加衰弱。

前277年,秦昭王任命白起为主将、蜀郡郡守张若为副将,夺取了楚国的巫郡和黔中郡,严重削弱楚国实力。在春申君(战国四公子之一)的调解下,秦昭王才与楚国结盟休战。

前276年,楚襄王聚集东部的士兵,共有十多万,又向西攻取秦国占领的长江畔的十五座城池划为郡县,夺回西部一部分地区。

前272年,楚襄王派三万人帮助赵国、魏国、韩国攻打燕国。于是楚国又和秦国讲和,让太子熊完到秦国做人质。

至此,秦国国土从天水一县变成了比之山东六国还要大的国土。

屈夫子在得知鄢郢之战之后。

曾经试图寻找导致楚国衰败的幕后推手东皇太一。

可东皇太一也是万万没想到秦国白起竟敢如此能打。

本以为可以借助楚国消灭秦国。

结果白起一人在此期间斩杀楚国不下五十万。

东皇太一哪还有脸来找屈夫子再谈合。

东皇太一也意识到强如楚国都无法战胜秦国。

故而彻底放弃楚国,将一直暗中保护楚王熊烈、屈夫子的云中君、大司马、少司命、湘君、湘夫人等五灵玄同全部召回。

屈原在国都被迫被毁之后,提议楚王熊烈再战。

可是此时的楚王熊烈早已被秦王赢天打得大变模样,再无雄心壮志。

屈夫子心灰意冷,又遭到楚国投降派的打击污蔑。

屈夫子同年跳入汨罗江以死报国。

公元前273年,华阳之战

白起率秦军在韩国华阳一带同魏国、赵国的军队发生战争。

魏赵两国最终战败,秦国获胜进占魏国大片城池,此战共斩首魏赵联军15万。

公元前264年,陉城之战,白起率秦军攻占韩国陉城等9座城邑,此战斩首韩军5万人。

公元前263年,白起伐韩,攻占韩国野王。

同年范雎觐见秦王赢天阐述其秦一统天下的战略。

范雎认为,只有做到“得寸即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才能真正消化所取得的领地,主张“远交近攻”策略。这一策略得到秦王赢天的积极推行,并任范雎为相。

“远交近攻”策略即先把斗争重点放在离秦国较近的韩赵魏三家,而暂时对较远的齐楚置之不顾。

“远交近攻”这一策略不仅巩固了秦国所攻取的土地,还破坏了东方诸侯国的“合纵联盟”,加快了秦国统一的步伐。

垂沙之战,大败楚军,伊阙之战,战胜韩、魏两国,扫平秦军东进之路,鄢郢之战,获得了楚国大量国土,华阳之战,大败赵、魏联军,攻取了魏国的几座城池和赵国的观津。

秦昭王根据“远交近攻”的策略,首先攻魏,然后转向韩国。

前262年,秦国攻打并占领了韩国野王,把韩国的上党郡与本土的联系完全截断。

而此时的韩国国君便是韩国九公子韩非的哥哥四公子韩宇。

韩王韩宇深刻的知道,地理位置决定一切,只要敢变法,秦国不打韩国,赵国也会打。

赵国不打,楚国打,楚国不打齐国打,韩国弱小才能平安,申不害之后的韩王都明白这个道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