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承奕不想惹她厌烦,只好答应了。两人依计又潜到西朝军大军一处粮草堆积地,此处守卫远没有王帐严密。
书颖和白承奕点倒守卫,然后进去放火,等到火光惊动旁人,白承奕便依计行事,用番语大喊大叫。
“着火了!粮草着火了!南朝人来放火了!”
“贼子哪里走!”
“快抓南朝奸细!”
果然附近帐篷的将士被惊动,巡夜人员首先赶来,看到粮草仓库的火,连忙发出警报,又有人喊着救火。
又有从营帐中出来的将士逮人就问南朝奸细在哪,但是大家都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书颖眼见白承奕借着会说番话遇上两批人也没有引起怀疑,依计往外围遁走,稍放下心。
书颖此时化为一条泥鳅在敌营各帐篷中来去,见有机会遇上少数的敌人,她就趁旁人看不见下毒手。
书颖此时的战斗就像是巅峰时的令狐冲遇上嵩山派的刺客:嵩山派的刺客没有人可以抵挡令狐冲一招,这些人自然也挡不住书颖轻轻一剑。
书颖杀了三十几个人后,便有后来的西朝将士发现尸体,他们误以为南朝大军先锋军潜入夜袭。消息一传开,营中大乱。
书颖靠着轻功、演技和临时学的几句番话,终于摸回王帐附近,爬上了一座哨台,点倒了原来在这里的两个哨兵。
书颖本想潜进王帐去刺杀西朝皇帝,却远远见王帐外卫兵云集,火光点点。
侍卫层层叠叠簇拥着一个身材修长的披着狐裘的锦衣金带男子,那男子大声用番语询问,便有两个将领跪到他身边。
书颖耳力虽好却不通番语,只凭他们的姿态判断。
那人就是西朝皇帝?
书颖如果在这哨台之上,居高临下,暂时还没有人发现。书颖的暗器功夫虽好,但是这里离西朝皇帝的位置有百步以上,暗器的杀伤力没有那么远。
她取出大腿上的提前装好弹的自制火枪,便朝那西朝皇帝瞄准。因为营中发现了死人,他们一时之间坚信是南朝人夜袭,营中乱局一时不定,西朝将领就怕被动陷入南朝的伏击圈。
一位大将奏请皇帝率军往北撤,而他带兵留守断后。
西朝皇帝纳闷:“南朝大军从哪里来,白天斥侯探查附近几十里地都还未发现南朝大军,他们能飞不成?”
那位大将奏道:“皇上,我军深入此地半个多月,南朝南路和东路军队不愿深入,直到此时也未取得进一步的战果。可是西路几城复落南朝之手,投诚我军的部落本是蛇鼠两端之辈,若是联合裴家军断我军后路,后果不堪设想!”
单独的裴家军不可怕,可怕的是那些依附部落的动向不定,他们既可以投诚西朝打南朝,也可以归顺南朝打西朝。
西朝打几个胜仗显示强大,所以他们就投诚了,现在天武军、裴家军、神机营又打胜仗,西朝皇帝对他们的忠诚度并不自信。
西朝皇帝就像是被常遇春夜袭的元朝名将王保保一样,当下决断先逃。
书颖等到那些侍卫簇拥着西朝皇帝出逃,眼见他上了御马奔出围栏,不禁心下大喜。
八十步,七十步,六十步,五十步……
她扣动火枪,砰一声巨响,铅弹就打在他左上唇,西朝御林军不禁大惊。他们急于撤退,就算四周围着侍卫防卫前后左右,但是没有人发现她躲在哨台上。
书颖打完了一枪,连忙飞下哨台,此时便有几十支箭朝她的身影射去,书颖挥刀支落箭支,见前方有四人巡逻小队的人来了。
“抓住奸细!”
那巡逻小队的人连刀持刀拦截,书颖两招就杀了这四人,抓住一人尸体挡箭退到一个帐篷之后。
这时又听到四周的巡逻士兵赶过来了,书颖用暗器击灭这四周的营前的两个灯笼躲进一个帐篷里。黑暗中,她忽感背后有人,正要下杀手,却听一个熟悉的声音用汉语道:“崔姑娘,是我!”
此人正是白承奕,他之前假装已经逃走,可终究不放心她,靠着熟悉番语潜回王帐附近。
他听到厮杀声,看到一个黑影接连杀人,自然就知道是她,因此出声。
书颖恨道:“你不是走了吗?”
“我……”
“我什么我?跑吧!”书颖拉了他就走,暂不作争论,心下却想着:男人果然都是婆婆妈妈的,真麻烦!
两人相伴逃跑,眼见第一队巡逻人员赶到,书颖忙用暗器灭了他们的灯笼,这时四周暂时陷入一片黑暗。
古代时虽有夜袭的战例,其实夜袭并不好操作。因为古代不像现代的灯光条件,照明就靠火把、灯笼和月光,并且古代的普通士兵的营养不良,夜视能力极差,就算有灯笼和火把,视力都不太好。
书颖就借着这片刻黑暗时机,拉了白承奕又跑了一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