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冰雪把东部战线的德军攻势阻止在莫斯科的前沿,给苏联造成反攻的良机。那种认为红军已遭到沉重打击,在夏季会战中受到重大损失并已没有后备力量的推测是错误的。德国的东线部队已经疲惫不堪,而红军却完全相反,他们不给敌人喘息之机,迅速转入反攻。
一九四二年一月九日,在德国北方集团军群和中央集团军群之间的结合部‐‐谢利格尔湖周围,苏联的四个集团军突破了宽达一百公里的防线。守军只有德国的两个步兵师。苏军穿过瓦尔代高地插到德军战线的深远后方,这一着是斯大林对夏季包围战的回答。如今,他要叫德国中央集团军群也遭到同样的命运。
紧急拼凑起来的德国增援部队好像堵截&ldo;红色波涛&rdo;的防波堤,被投入到苏联突击部队必经的某些村庄和城镇。在南部有维利基&iddot;卢基、韦利日、迭米多夫,在北部有霍耳姆、旧鲁萨、送米扬斯克。这些地方都成了两军争夺的焦点。
在二月份的第二周,苏军在伊尔门湖南部迭米扬斯克附近,成功地孤立了格拉夫&iddot;布洛克道夫和阿尔菲尔德将军的第二军和第十军之一部,包围了德军六个师共十万人。几天工夫,后退的德军战线与苏军之间就拉开了长达一百二十公里的距离。这一中间地带完全处于苏军的控制之下。
拯救被包围的德军使其免于灭亡的唯一办法是实施空中补给。不过,仅仅依靠空中桥梁能够维持得了十万人的生命吗?不仅要给他们运送粮食、药品,而且还要运送武器、弹药和其他装备。他们能经得起优势敌人的进攻吗?这十万人要在零下四十至五十度的严寒下,冒着恶劣气候坚持几周,说不定还要坚持几个月,他们能否做到呢?
这些就是第一航空队司令阿尔弗来德&iddot;克勒尔上将于一九四二年二月八日在奥斯特洛夫向空运部队指挥官弗里茨&iddot;莫尔兹克上校提出的一系列问题。莫尔兹克了解这支ju52式运输机部队是正当中央集团军群即将展开殊死防御战的时候被紧急调到北方的。以前,这支部队属于冯&iddot;里希特霍芬将军的第八航空军。而且上校也知道该部队充其量只有二百二十架ju52式飞机,能够使用的只有三分之一。
因此,莫尔兹克上校提出请求说:&ldo;如果每天向迭米扬斯克运送三百吨物资的话,一天至少需要出动一百五十架飞机。这个数字正好是现有能使用的飞机总数的两倍。我请求从其他战线调些运输机来,还要在国内进行总动员。&rdo;42-43年冬季ju523的涂装
克勒尔上将答应了这一请求。
莫尔兹克还提出:&ldo;其次,急需必要的地面人员和冬季用的优质技术装备。在出击基地还必须配备修理排、飞机发动机加热车,辅助起动机……&rdo;
克勒尔‐一答应了莫尔兹克提出的这些要求。只要通向迭米扬斯克的空中桥梁架通就行。
在这里,一场闪电战开始了。在二十四小时之内,ju52运输部队‐‐它的公开名称叫作&ldo;特殊任务部队&rdo;‐‐被调到以下几个新的基地:普斯科夫的西、南两个机场,科洛维的索洛,奥斯特洛夫,还有里加和德文斯克基地。莫尔兹克上校和他的作战参谋威廉&iddot;梅切上尉以及空运司令部所属各单位都在普斯科夫南机场搭起临时房屋。机场的跑道被挤得满满的。驻在这个机场的第四轰炸航空团这时也不得不起飞为不久前被包围在霍尔姆的部队运送补给。
空军逐渐成为正在苦战的陆军的辅助工具。只有俯冲轰炸机和强击机还没有派去执行上述任务。轰炸机也不得不作为战术飞机投入战斗,原来规定的对敌人战线深远后方战略目标的突击却无从着手。本来,轰炸航空兵有自己的作战目的、作战思想以及作战重点。但在前线要求支援的呼声下,在迅猛的俄罗斯冬季攻势之下,这些独有的特点几乎完全丧失了。
一九四二年二月二十日,第一批四十架ju52式飞机降落在迭米扬斯克机场的跑道上。这是一条宽五十米,长八百米,已被压得非常坚硬的雪地跑道。他们奉命要在九十分钟之内卸完货物并立即起飞,但是,这里没有地面保障组织和设施,从无线电导航设备到包括工具在内所需的一切东西都不得不靠空运运来。
莫尔兹克上校要求在迭米扬斯克机场再建一条跑道,因为一条跑道很难应付十万人的急需,更何况那里还常遭到敌人的袭击。天气不好就不能使用,而且很可能被着陆发生事故的飞机阻塞。
一九四二年三月,在迭米扬斯克以北十二公里的彼斯基建成了一个应急机场。它的跑道宽度只有三十米,相当有经验的飞行员才能够在这里着陆。此外,还要求ju52式飞机的载重量不得超过一点五吨,否则会陷入深雪里。
从普斯科夫到迭米扬斯克相距二百五十公里,其中有一百五十公里属于敌占区。开始时,莫尔兹克让ju52式飞机以单机飞越敌占区。不久,苏联加强了对空火力,苏联战斗机也开始在航线上加紧巡逻。因此,运输机就改在二千米高度编队飞行,并由安德鲁斯少校指挥的第三&ldo;乌德特&rdo;战斗航空团第三大队和第五十一&ldo;默尔德斯&rdo;战斗航空团第一大队护航。苏联飞机大都潜伏在迭米扬斯克上空,等一架架运输机着陆时,从后方偷袭,待德国战斗机闻讯赶来,它们早就逃之夭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