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完成补给任务的最大障碍是俄罗斯的冬天。投入迭米扬斯克包围圈的空运大队是刚从德国航校派来的。贝格曼少校的第五零零大队等则是从非洲调来的。这里毕竟跟非洲不同,零下四十度的严寒和暴风雪成了家常便饭。由于地勤人员不足,空勤人员不得不连续几个星期亲自维护自己的ju52式飞机。
严寒使橡胶变脆,轮胎爆破,油箱和油管完全冻结。飞机一飞到四十小时,发动机活塞的运动就非常沉重起来,液压油泵不好用了,仪表也不可靠了,无线电系统也不正常了。不消说,发动机更需要检修。
由于这种恶劣的天气条件,实际能够使用的飞机下降到现有飞机的百分之二十五。尽管如此,这些飞机架起的通向迭米扬斯克的空中桥梁所取得的成绩也十分令人佩服。从一九四二年二月二十日至五月十八日,在整整三个月的时间里,被包围的德军六个师的生命完全依靠这座空中桥梁来支撑。
在这三个月里,空军运输机给被包围的部队运去各种物资二万四千三百零三吨,平均每天运送二百七十六吨。主要是供十万人用的面包、武器和弹药。
此外,还运去二千四百万公升汽油和换防的士兵一万五千四百四十六名。返航的容克式飞机运出伤员二万二千零九十三名。三个月共损失飞机二百六十五架。在损失的飞机中,&ldo;严冬将军&rdo;造成的损失要比敌人打下的多得多。
五月十八日以后,负责空运任务的大队减少到三个。因为这时德军又打通了一条通向包围圈的狭窄的&ldo;地面桥梁&rdo;。
向霍耳姆空运是与向迭米扬斯克空运同时开始的,也获得了成功。这里的包围困直径不超过两公里,苏军从四面攻打外围德军主防御阵地,但所有的进攻都被第二八一步兵师师长舍雷尔少将率领的三千五百名士兵击退。
这个&ldo;要塞区&rdo;过于狭小,也没有飞机场。即使如此,ju52式飞机还是降落了,降落在德军战线外侧的无人地带,就在苏军的眼皮底下。
但飞机必须在不停车的状态下打开舱门把货物扔出去,随后立即起飞。这一切要抢在苏联炮兵尚未攻击之前完成。
由于第一七二特殊任务大队大队长瓦尔特&iddot;哈默尔少校在这场赌博中损失过多,所以第四轰炸航空团的he111式飞机改用降落伞空投物资。大型运输滑翔机go242也不断降落在德军战线的前沿。突击班在火力掩护下,不断跑到强行着陆的运输滑翔机前抢运回贵重物资。虽然有时物资也会被先到的苏联士兵抢走,但他们却无法切断这条空中补给线。就这样,舍雷尔的二八一步兵师守住了霍耳姆。五月初,由于四‐一步兵团的攻入而解脱了重围。
霍尔姆之战首次投入了空军的地面作战部队。这支部队是由来自各空军部队的许多志愿兵组成的。鲍尔中校(曾获得博士学位)指挥的空军第一野战营与步兵并肩作战,杀开一条血路,营救了被包围的战友。一九四二年六月新组建的&ldo;迈恩德尔师&rdo;‐‐后为空军第二十一地面师‐‐在霍耳姆的几次拉锯战中坚持了整整一个夏秋。
向迭米扬斯克和霍耳姆空运的成功是不可否认的。但这却是一支危险的&ldo;飞去来标&rdo;(注:澳洲土人使用的一种武器,是块曲形坚木,掷出后仍能回旋到原处‐‐译者注)。它的后果在一九四二年春伊耳门湖畔未显示出来,而是在半年后的秋季,在南部的顿河、伏尔加河之间显示出来了。
一九四二年秋,弗里德里希&iddot;保卢斯将军在这一地区展开了斯大林格勒包围战。这座位于伏尔加河畔的大工业中心城市的八分之七当时已经在德军手中。可是,十一月十九日,随着冬季的到来,预料中的苏军大反攻开始了。两天后,战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第六集团军是调头突围后撤呢,还是据守在顿河和伏尔加河之间呢?
十一月二十日,部署在斯大林格勒前沿的第八航空军司令马廷&iddot;菲比希中将给第六集团军参谋长阿图尔&iddot;施密特少将挂了电话。集团军司令保卢斯将军也在另一个电话机旁听到了他们的谈话。
菲比希首先提醒施密特少将注意苏联的坦克大部队正在对他们采取挟击行动,然后询问道:
&ldo;第六集团军打算怎么办?&rdo;
施密特回答说:&ldo;集团军司令打算在斯大林格勒周围构筑阵地死守。&rdo;
&ldo;那么,集团军的补给怎么解决?&rdo;
施密特答道:&ldo;那只能依靠空运了。&rdo;
菲比希不禁愕然地说道:&ldo;维持一个集团军?那是根本办不到的!现在北非急需运输机,有多少要多少。因此,过分指望空运是要落空的。&rdo;
菲比希立即将此事报告给第四航空队司令冯&iddot;里希特霍芬高级上将。里希特霍芬在当天夜里把住在戈乌达普的空军总参谋长耶顺内克叫了起来。
&ldo;必须让保卢斯这个家伙停止这种冒险!&rdo;他大声嚷着,&ldo;在这样混帐的天气里对二十五万人的一个集团军进行空中补给是不可能的。他们简直发疯了……。&rdo;
想不到迭米扬斯克的成功战例反倒带来了灾难。一场厄运就这样开始了。(待续……)第二节被出卖的集团军攻击高度4000米!作者:[德]卡尤思&iddot;贝克尔第二节被出卖的集团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