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不良人:登基称帝,兴复大唐! > 第372章 先天罡气显威谋划攻燕(第3页)

第372章 先天罡气显威谋划攻燕(第3页)

李信忍不住反驳道,“国尉大人莫不是在说笑,就算是各国结盟我秦国也不惧他们。”

尉缭摇摇头,“诸位,我大秦虽然有雄兵百万,但今时不同往日,灭赵之后,我们与草原接触的边境线又延长了不少。草原之上有匈奴人,有胡人,这两家都不是好对付的。”

“一旦这四国联盟合作,在与草原上的胡人联系,双方夹攻,我大秦腹背受敌,长时间下去,得不偿失。”

“无论是燕国,楚国,还是魏国齐国,都是三千里地的大国,如果分兵攻打,恐怕不是轻易就能拿下。”

“为了镇压楚国,我们设立了蓝田大营,可一旦动用了蓝田大军,楚国将蠢蠢欲动,南方危矣,这样的后果是什么,轻则一统大业就此中断,重则韩,赵两国复国我大秦重新被逼回函谷关。”

“当年六国合纵,彼此之间明争暗斗,不齐心,可现在,他们被逼到了绝路,烂船还有三斤钉,何况是他们,到时候我们面临四国合纵的局面,恐怕在座诸位也不想见到这样的局面。”

说到这,尉缭转身看向苏铭,“大王,大秦的目的是统一天下,但是在四国君臣的眼中,攻占韩国,是因为韩王安使用疲秦之计,谋算秦国。攻打赵国,是为了报复樊於期战败之仇,这两战皆是师出有名。”

“而现在,攻打燕国的理由也有了,燕太子丹刺杀大王,大秦报复出兵攻燕,没有什么比这更好的理由。”

“这次我们依旧师出有名,但韩国赵国的灭亡已经引起了他们的警惕,我们赢得太快了,他们害怕,害怕燕国也被这样攻灭。”

“所以,若我们此时发兵攻燕,齐国不好说,但楚国魏国必然出兵久远,魏国大王昏庸但魏国朝臣中必有良才。”

“韩赵两国灭的太快,快到他们还没来得及救援,而这次若是攻打燕国,他们必然会出援兵,联合抵抗大秦的进攻。”

“战争陷入泥潭,到时候就连蓝田大营的四十万大军也得卷进去,若此时匈奴与胡人来攻,边境危矣。”

“还请大王三思!”

尉缭不愧是兵法大家,将后续的事情推演了个大概,直指核心,燕国重要,不仅因为他们善于结盟,更因为燕国的地理位置,灭掉韩、赵两国后,燕国就位于秦国的东北方。

后方之地,岂容燕国酣睡,燕国必须灭,但也必须顾忌到其他各国的反应。

历史上,荆轲刺秦之后,秦国也并未立即出兵,只是动用大军威慑,逼迫燕国。

尉缭说完之后,蒙武也出列道,“目前,赵公子嘉居于代县,燕国却没有趁机灭掉赵公子嘉所部增强实力,这意味着他们放弃了昔日的仇恨,联合抗秦,此事不得不防。”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如果燕国再和齐国,楚国,魏国结盟,就会让合纵之势死灰复燃。

所以,减缓攻势,看似是延缓统一天下的时间。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却是为了加速统一的进程。

大秦太强了,强的令人窒息,比历史上的大秦更加强大,可即便如此,秦国也不想在灭国之战中同时攻打两国或者三国。

远交近攻,各个击破是早就定好的国策方针,尉缭和蒙武劝说,正是为了防止大家上头。

灭国之战必须要速战速决,绝对不能陷入僵持,打成消耗战。

此时退一步,是为了收回拳头,让下一次的出拳更有力,先礼后兵,步步蚕食。

只要能快速攻灭燕国,剩下的魏国,楚国,无论灭掉哪一国,大秦一统之势就成了,到时候即使打了败仗,大秦也不会落得腹背受敌的局面。

至于齐国,他们有心无力,鞭长莫及。

听完他们的分析,苏铭亦是点头,“诸位爱卿言之有理,到这个时候,的确不能操之过急。”

等些时日也没什么,大秦的实力依旧在急剧增长,军队正在慢慢更换武器装备,等全部完成换装,大秦的军事实力将进一步提高。

只要能在战场上少死一些人,等些时日还是值得。

苏铭的同意令李信眸光一暗,旁边的尉缭似是得到了鼓舞,继续道,“燕国军事实力弱小,灭燕并不难。但燕国和草原胡人接壤,如果不能一鼓作气将燕国拿下,让燕丹和赵公子嘉逃到草原,重新立国,届时,我大秦边境将后患无穷。”

“这次我们退一步,可逼迫燕王杀死燕丹用来赎罪,接下来的灭燕之战,甚至比灭赵要动用的大军更多。”

老臣王绾沉声道,“老臣才明白为何当初灭赵之后,王将军只是陈兵云中郡,并未一鼓作气,攻打燕国。”

历史上,燕王就是逃到了辽东之地,让秦军废了不少力气。

能一战灭燕,自然是好事,苏铭等得起。

喜欢不良人:登基称帝,兴复大唐!请大家收藏:()不良人:登基称帝,兴复大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