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影视世界从药神开始 > 第一五一三章 谭纶(第1页)

第一五一三章 谭纶(第1页)

淳安百姓很高兴。

有了织造局借的粮,百姓们便回到各自的家园种桑去了。有人的房子还能住,有人房倒屋塌,但是没关系,搭着棚子或是在同村大户家里借住一段时间也就是了。

因为三老爷答应大家的话没有食言,已经开始在县城周围的村子盖房。哪怕谁家没有钱买栋梁的木头也没关系,县衙借贷了一笔钱出来用于购买木料。等到种桑养蚕有了收成,到时候连着借的粮食一起还给县衙也就是了。

事实上这笔钱粮也不急着还,而是三年期。同时因为遭了灾的原因,还免田税两年。只要大家好好经营,基本上等到来年有了收成就都能还上借的钱粮,后年家里就有余粮了,日子当然也就过好了……

他们不少人都特意走了很远的路,来到县城周边的村子,亲眼看了看红砖的房子,每个看过的人憧憬的嘴都合不拢。

当然他们也不仅看房子,还要到码头去看那边运过来的堆积如山的能做栋梁的木头,要看炉火不断冒烟的砖窑,看着一块块的砖坯送进窑口,再看着一块块红砖从窑中被拉出来,放到车上运走,他们甚至还要触摸一下,感受红砖的温度。

在砖厂旁边,还有一个窑口,这里有乡勇把手,不准人靠近。

朱七的手捧着水泥灰,任由其在手中滑落:“这么好的东西,给这些百姓盖房子真是浪费了。”

对于这种明显肉食者的话,王言只是微微一笑,没什么表示,自有人开喷。

果然,边上的海瑞直接横眉怒目:“朱七先生的话好没道理,研究出来的东西就是为了给百姓用的,谁用不是浪费?怎么给百姓用就是错的?”

朱七对着海瑞微微一笑,知道海瑞脾气上来谁也不好使,当即也不理他,转而对王言说道:“此物乃营造、筑堡利器,于军于国皆有大用,昨日我已命人快马加鞭送往京城报奏陛下。王兄弟提议的皇家专营我也原原本本的写了上去,如果这个水泥被看中了,肯定少不了你的好处。”

“什么好处不好处的,七爷,我只想更好的为皇上他的老人家分忧哇。”

海瑞一脸的嫌弃,简直没眼看:“若果真皇家专营,百姓还能用的上吗?”

“此物造价虽然比三合土要贵,然其还要配沙土使用,比三合土更便宜耐用。只要经营的上上下下的人少贪一些银子,百姓们当然能用得上。此物就是为了营造之用,哪里还能不许百姓用嘛。再者说,若百姓不用,去哪里赚钱?”

海瑞不禁又瞪向了王言:“我当你果真一心为民!”

“堂尊误我啊。”王言连连摇头,“堂尊可知,免费的,却不是最好的。如果给百姓免费发粮食,谁还种地?免费给他们砖石、水泥,谁又愿意劳作存钱?给他们免费了,生产水泥、砖石之人,又怎么赚钱?朝廷给他们发钱?那朝廷的钱是哪来的?还不是百姓缴的?

这是一个循环……”

当着朱七的面,王言顺势给他们讲起了经济,讲起了收入与支出的循环。

“放到今天朝廷的局面,那就是咱们这些当官儿的上下其手,下边的这些大户危害地方,隐匿田口,导致税收一年比一年少,而为了维持开支,就不得不连年加税,这些税都加到了那些还有田产的农户身上了,让他们活的越来越难。

对我们淳安县来说,其实不应该给百姓免费盖房,更应该做的是让他们买。他们来买砖石、水泥,我们的窑口就能赚钱,就可以拿赚到的钱花在别的地方,譬如修路什么的。

而修路的时候我们也可以不征劳役,使银子雇工。如此百姓赚了钱,再乱七八糟的买些东西,我们县衙再收税,这钱又回到了官府手里。

当然想要让百姓自己买砖石、水泥盖房子也不现实,他们宁愿住土坯房,也不想花这个冤枉钱,只要能遮风挡雨就足够了,都是好人民啊……”

看着王言感叹道样子,海瑞也不由叹了起来:“王主簿这一番话鞭辟入里,正是切中我大明当今利弊,不想王主簿竟有宰辅之才,他日高中进士,改革变法,或可救我大明于水火啊。”

王言摆着手说道:“堂尊高看我了,这话可不敢随意说,改革变法是要死人的。我是能革当官儿的,还是能革这乡间的士绅大户啊?俗话都说了,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我不让他们赚钱,他们还能饶得了我?

堂尊啊,能看出问题的有很多,可能解决问题的,又有几个?就说这改稻为桑,上上下下的人,谁看不出问题?最后还不是沈一石这个给织造局办差的人拿命解决的?”

见海瑞看过来,朱七摇了摇头:“我们是真的送他回杭州,其他的事什么也没干。”

“他没让那些人赚到钱啊,堂尊!他存在这么多年,就是为了给人赚银子的,现在他掀锅了,不让别人挣,你说他还能活吗?”

“哪些人?”

“严党、浙江各个衙门、织造局、丝绸大户、还有宫里的尚衣监什么的,这么多人都指着这一次改稻为桑大捞一笔呢。现在沈一石自作主张,假传圣旨,把买田的粮都给赈了,大家全都捞不到那么多的银子了,啧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