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大妖柳相 > 第452章 圣人言(第1页)

第452章 圣人言(第1页)

“心有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姚清望着那透过菩提树叶缝隙漏下的斑驳金光,悠悠说道:“这句天下人对儒家人的点评何其贴切,如今这位坐镇学宫的荀夫子,虽不是将这句话贯彻最为通透的圣人,却是近万年来最能打的读书人,他的学问之高,道理之大,难以想象。”

姚清眼神中流露出几分深远与追忆:“儒家修行,不炼丹,不符箓,不采气,不筑基。他们修的,是人心,是道理,是天地间的浩然正气。这浩然气,非是寻常灵气,它源于天地正道,长于人间善念,与读书人的品格、学识、心性息息相关。读书人读圣贤书,明是非,辨善恶,立德立言,胸中便自生一股浩荡之气。这气,可养身,可御敌,可镇邪,甚至可通天地。它与天地法则相合,与人间相连,一旦大成,便能言出法随,气吞山河,故而儒家圣人,一言可定乾坤,一字可镇万古。这等修行法门,在这天地之间,可谓是独一份的风景。”

姚清对荀信叹服不止,身为曾被古仙借宿其身的存在,他要比其它所谓山巅大修士更能明白一位儒家圣人的宏大气象,并非单纯的境界高低,而是一种与天地万物相契合的磅礴道理,是真正能以一己之力,影响天地大势的存在。

荆黎听着,心中对那位素未谋面的儒家圣人也生出几分神往。

剑心极道,以剑意沟通天地,也深知大道之妙,但儒家这般“以心证道”的法门,却是他未曾深入了解的领域。

荆黎沉默片刻,突然笑问:“既然荀圣人如此学问高远,那么他是否已经跻身古仙层次?”

世人皆知,修士修行,九境为极。从开脉筑基,到玄心通幽,再至天门大道,每一步都艰难险阻,如登天梯。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在这九境之上,还有一个看似只有一步之遥,实则天壤之别的分水岭。

那便是古仙。

古之仙人,似与天寿,日月如梭,不假辞色。

那才是真正无限接近长生不朽四字的至高存在,他们超脱于时间长河之外,俯瞰万古兴衰,一念可生灭星辰,一语可逆转乾坤。

姚清抚须而笑,只是那笑容里,带着几分难以言喻的感慨和惋惜。

“终究还不是读书人的天下,天道不允,人间难起名士,或许在等一个一万年……很难的。”

“天道不允?”

荆黎眉头一挑,这四个字的分量,重逾山岳,仿佛蕴含着某种不为人知的禁忌。

眼神微凝,追问道:“观主此言何意?难道儒家修行,还有天道桎梏不成?”

姚清轻叹一声,目光透过菩提树的缝隙,望向那遥远的天际,仿佛能看到某种无形却又无处不在的秩序。“儒家大道,以人为本,以德为先。其浩然正气,源于人间,又反哺人间。这本是与天地相合的正道,然而,其过于强调‘人定胜天’,过于执着于改变凡俗,这便触及了某些……天道深处的底线。”

他、收回目光,看向荆黎,姚清眼神深邃:“山上修士求长生,求超脱,大多远离红尘,不染因果。而儒家圣人,却要入世,要治国平天下,要教化万民。他们的道,与人间社稷捆绑太深,一旦有儒家圣人真正达到古仙之境,其对凡间的影响将是颠覆性的。圣人口含天宪,能轻易改变王朝气运,能直接拨乱反正,甚至能以圣人之言,重塑人间秩序。这等力量,超出了天道对于凡间‘自然演化’的容忍范围。”

“天道,更倾向于一种平衡。凡人有凡人的宿命,修士有修士的归途。儒家大道,却试图将凡人与修士的界限模糊,将凡人的智慧与力量提升到足以干预天道的地步。这便是‘天道不允’的根源。它不允许人间出现能轻易撼动其既定法则的‘名士’。因为一旦出现,人间便不再是凡尘,而是圣人治世,届时,仙凡之别何在?天道秩序又将何存?”

姚清的声音很轻,却字字珠玑,敲击着荆黎的心扉。

“所以,千百年来,儒家虽有圣人辈出,其学问之高,德行之深,足以比肩古仙,但他们的境界始终被压制在九境巅峰,无法真正踏出那一步,达到真正的‘与天同寿’。这便是‘人间难起名士’的悲哀。”

“至于‘等一个一万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