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汐正对着张企业名单讲解,少女的指尖点在某服装品牌上,“这家的代工厂要内迁,我查了他们的环保标准,符合爸爸说的绿色展。”
乐乐在旁边举着个小国旗,咿咿呀呀的像是在喊加油。
下午的座谈会上,来了群特殊的代表。
某村的老支书背着筐野核桃,放在会议桌上的声响惊得茶杯轻颤。
“我们那儿的山核桃,”老人的牙快掉光了,说话漏着风,“城里市卖三十一斤,我们收上来才五块,全被中间商赚走了。”
他突然从怀里掏出张皱巴巴的纸条,“这是在外打工的娃的微信,说周部长能帮我们找销路。”
周志高把核桃倒在桌上,饱满的果仁在灯光下泛着油光。
“明天就让电商平台来收,”他掏出手机给林昊打电话,“让某国企的采购部派人来,按市场价收购,直接走冷链物流,中间环节全砍掉。”
老支书的眼泪突然砸在核桃上,晕开片深色的水渍。
网络上的“中部崛起”话题热度攀升。
有记者直播南省的工业园区,推土机正在平整土地,远处的扶贫搬迁房已经盖到三层。
某评论说“周志高这是要让中部地区弯道车”,后面跟着张对比图,左边是金盆乡的旧貌,右边是规划中的新厂区,像两重天。
境外某财经媒体的报道突然被顶上热搜。
《龙国中部承接产业转移暗藏风险》的文章里,质疑南省的基础设施跟不上,电力供应缺口达三成。
周志高让林昊把能源集团的扩容计划翻译成外文,配着施工照片了出去,评论区里的质疑声很快被“拭目以待”淹没。
夜幕降临时,周志高站在省政府的顶楼。南省的灯火在夜色里铺成不规则的棋盘,开区的塔吊还在转动,像群不知疲倦的钢铁巨人。
林昊的信息弹出来,某台资企业的董事长已经抵达南省,带着份签好的意向书,投资金额后面跟着一长串零。
“周部长,商务部的紧急文件。”秘书捧着个文件夹跑上来,某页的红色印章格外醒目,“组织上批准了中部产业转移规划,您提的二十家央企,明天就能派考察组过来。”
文件夹里还夹着张照片,金盆乡的村民正围着刚通车的隧道欢呼,横幅上的“要想富先修路”被夜风鼓得猎猎作响。
周志高望着远处的群山,突然想起金盆乡的老书记说过的话。
“山里人不怕穷,就怕没盼头。”现在那些被圈在扶贫地图上的星点,正在企业内迁的脚步声里,一点点亮起来。
他知道,让南省富起来的路还很长,境外的质疑和内部的阻力也不会少。
但只要会议室里的蓝图能照进现实,只要老百姓的手里能攥上实实在在的钞票,再难的坎,也能迈过去。
手机在兜里震动,是洛汐来的信息。
宝贝女儿的社团做了份“产业转移利弊分析”,结论处写着“短期阵痛换长期繁荣”。
周志高对着屏幕笑,远处的水电站工地突然亮起成片的灯光,像条正在苏醒的巨龙,在南省的大地上缓缓舒展身体。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