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长春宫小分队穿越如懿传 > 第4章 西行(第1页)

第4章 西行(第1页)

那部电视剧播出后,嬿婉和当初安排她去剧组的小领导都被系主任批评了一顿。

“小卫啊你以前还是昆剧团的台柱子呢,为什么事先不审核原着剧本就到这种有歪曲侮辱昆曲艺术之嫌的剧里当指导,你们知道这部剧会对昆曲艺术造成什么负面影响吗,要是影响明年招生我就找你们两个!”

系主任正唾沫横飞,转头接了一个电话,不耐烦地让嬿婉和小领导退了出去。

嬿婉第二天打听到,那通电话是艺校姐妹单位光裕协会的领导打来的,这光裕协会的前身是清朝时名伶王周士创立的评弹行会“光裕公所”,随着时代变迁,不但将名字改成“光裕协会”,还改掉了一些诸如“不允许女性学评弹”的陈规。

协会领导打电话来,主要是要讨论一下某剧疑似将评弹等传统艺术低俗化的问题。

同事说评弹在剧里也没怎么被歪曲,主要是原着用一些似是而非的话语把唱评弹的女先儿写写得好像以色侍人似的,剧里基本没呈现,远没有直接安排角色嘲讽反派“会唱昆曲”来得严重。

说到底,还是因为这部剧把历史上的炩皇贵妃写成大反派,极尽打压羞辱之能事,只要和炩皇贵妃沾上边的,从她喜爱的昆曲到她与皇帝听过的评弹都落不着好。

现在艺校、嬿婉以前上班的剧团、还有光裕协会说是要写联名公开举报信了。

下了班,嬿婉疲惫地回了家,习惯性地撸了两把“红中”——“红中”是她从京市捡回的那只猫的名字,当日她带着猫回家时,母亲正邀了退休前的同事在家中打麻将,恰好吃了对家一张“红中”,凑了个胡局,于是这猫就叫了这个名字。

“红中”嗲嗲地叫了一声,把猫爪放到嬿婉手上。

嬿婉没忍住捏了捏它粉红色的肉垫,“红中”顺势躺下打滚,撒娇卖萌。

嬿婉又和它玩了一阵,打开手机,看弹出的对话框,是林若竹发来的消息。

林若竹又接了新的活,跟组去了外地。但她显然还在关注上次那部剧,津津乐道地分享网上的各种吐槽,并且还提到,最近她母亲退休了,闲着在家,于是看了那部剧。

这一看可不得了,作为曾经的历史老师,她对该剧比原着还严重的歪曲历史事实、抹黑历史人物行为十分愤怒,现在每天在家里组织语言写小论文发到网上,脾气更是成指数级增长,两个妹妹又回学校了,只剩下老父亲在家日日做饭打扫陪小心。

林若竹发了一个“我的母语是无语”表情包,还有几个链接,都是吐槽那部剧的视频。

嬿婉也发了一个“哭哭”表情:“别提了,我做戏剧指导的时候不知道这剧这么离谱,现在快被领导骂死了。”

过了几日,领导终于放过了嬿婉,不再念叨她了,嬿婉意识到了什么,打开手机应用,就发现那部剧被下架了。

网上铺天盖地都是骂这剧的,差评、吐槽视频占据了各大门户网站,从歪曲历史到服化道敷衍,从演员演技到编剧思想落后,都不带重样的。

看来如懿残留的力量也挡不住观众的愤怒啊。

嬿婉长舒一口气,手机又振动起来。

是容音、明玉和璎珞给她发信息,邀请她下个暑假去南疆一同旅游。

嬿婉想想,确实是时候放松一下了。

上次在京市相见,几人交换了联系方式,嬿婉才知道容音、璎珞和明玉现在是上海人,三人是从小到大的邻居。

主任说,转世后有一些记忆是会在自愿的前提下抽离的,但是按照合约,三人的情谊和羁绊不会减损。而现在,嬿婉也可以选择和她们结下新的缘分。

暑假时,她们仨从上海坐高铁到了苏州,先逛了两天,再与嬿婉一同乘上前往南疆的飞机。

一下飞机,干热的空气迎面扑来。

四人去提前订好的旅馆放下行李,然后在城里逛了起来。

南疆这几年发展快,高楼大厦林立,但由于保护到位,这里还保留着历史韵味和民族风情。

有商家在做拍传统民俗艺术照的生意,只要一百五十元,就能拍一套晗襄公主主题风格的照片,店里摆满了水钻和塑料珠子串成的头冠和欧根纱制成的纯白衣裙。

一家南疆烤肉店门外,一名微胖的年轻男子正举着自拍杆对着手机热情道:“家人们!路平今天到了这家新开的XX烤肉……”

第二天,四人和另一队人拼了一辆大巴车,前往城外的一处小镇。

和她们拼车的是一个高校的民俗学研究小组,来南疆做一些对当地牧民祭祀“乌尔凯阿娜尔”风俗的田野调查。带队的是一名姓黄的男教授,已经有六十几岁,脾气随和,上车后给她们分了一袋子零食。

组里还有个叫罗涟的女孩儿给嬿婉留下了深刻印象,她生得细弱,性子却活泼,一路上给她们普及了许多和当地祭祀活动“乌尔凯阿娜尔”有关的传说。

“乌尔凯阿娜尔”并不多么古老,直到清末民初才开始在当地流传开。在牧民的口口相传和县志的记载中,“乌尔凯阿娜尔”是一匹巨大的狼,健壮而美丽,因为获得了某种神通而拥有超过一百年的寿命,会在无月之现身。如果牧民为祂献上肉食,祂便会驱使狼群为牧民咬死争抢牧场的野羊和觊觎牧群的其他野兽、强盗、乱军,保牧群安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