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刷视频:震惊古人 > 第495章 张幼于 明日砸场子(第2页)

第495章 张幼于 明日砸场子(第2页)

唐寅,成化六年二月初四生人。

文徵明,成化六年生人。

徐祯卿,成化十五年生人。

年长的祝允明和年少的徐祯卿差了十八岁,几个人怎么凑在一起的呢?

当然是几人想扬名,但单独出道又没有特色,争不过其他人。

于是,某位前辈说:你们搞个组合吧,就叫吴兄四大才子。

当然,这种组合不像现在成团,不需要他们整天待在一起。

只需要一位前辈夸一句:吴中有祝允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四人,我读过他们的诗文,此四人可称吴中四大才子。

名声就宣扬出去了。

年长一些的书友,应该还记得千禧年时候的四小花旦、四大小生。

本质上就是这套操作。

四个人凑一起的名气,大于单独的四个人。

其中固然有凑数,比如花旦里的某和小生里的某和某。

但大家回想一下,当时不管是认可还是不认可,即便众人嘲讽某德不配位,但他们的讨论度是不是越来越多、名气是不是越来越高?

只要入了花旦、小生,就仿佛高人一等、艳压群芳、技压群雄了。

后来,又搞出双冰、大唐诗仙之类的称号,本质上和明朝文人搞得四大才子、前五子、后五子没区别。

说回这奇装异服的老先生。

身披彩绘荷菊衣,里面是粉色内衬。

头戴红纱帽,脸上挂着恶鬼面具。

腰间挂着个红葫芦,一侧刻着佛经,一侧刻着道文。

往下一看,脚上穿着一双自己编的草鞋。

也就是在苏州,在东北,能冻死他!

此人名叫张献翼,字幼于。

年少时,此人与兄张凤翼、弟张燕翼并称“三张”。

时人将张氏兄弟与皇甫家族“四杰”并列,称“前有四皇,后有三张”。

16岁携诗作拜谒文徵明,文徵明读后叹:“吾与子俱弗如也!”

后入国子监,祭酒姜宝亲临造访,盛赞其才。

这样一个人,按理说不是为官一方,也该是一地文坛盟主,为何放浪不羁、搞起了行为艺术?

莫非才华都是吹捧出来的?

亦或者蒙受冤屈?

都不是,他有才华,冤……多少有点。

嘉靖四十三年,三兄弟一起参加乡试,都中了。

但是主考官担心同时录取三兄弟,会招致嫌疑,被世人怀疑科举不公,所以就要裁掉一个。

张幼于是老二,上有哥哥,下有弟弟,成了被裁掉的那个人。

回到苏州之后,他就开始放飞自我。

不过,那时候的他,还没到现在这种地步,还在可控范围。

真正让他放飞自我的原因,是十多年前与王百谷争夺苏州文坛盟主失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