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请张郎赐教。”
“有事张郎,无事老先生,何故前倨后恭?”
“奴家十八岁跟了你,一直为你守身如玉。”赵姬眼波流转,那点嗔怒早已化作了眼底一泓春水。
她莲步轻移,悄然贴近了张幼于身侧。
罗袖下温软的柔荑,带着一丝不容拒绝的轻盈力道,自然而然、却又无比熟稔地穿张幼于微屈的手臂弯。
赵姬动作行云流水,带着秦淮女儿特有的旖旎风韵,仿佛只是理了理被风吹的鬓那般寻常。
张幼于只觉臂弯一沉,并非重量,而是一种温香软玉骤然填满空虚的踏实感。
那隔着衣料传递过来的、属于年轻生命的蓬勃温热,像一小簇无声的火苗,熨帖着他微凉的臂侧。
他下意识地绷紧了臂弯的肌肉,并非抗拒,而是为了更稳地承托住这份突如其来的、带着体温的依恋。
“可知前七子与后七子?”
“奴家自是知晓,复古派的名人。”
明朝文学有个流派,名叫复古派,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
弘治正德年间,李梦阳、何景明等七人称前七子。
嘉靖隆庆年间,李攀龙、王世贞等七人称后七子。
后来,还有后五子、广五子、新五子。
王稚登,是苏州文坛盟主。
而复古派后七子之一的王世贞,如今被尊称为天下文坛盟主。
文会由天下盟主召开,苏州盟主协助,评选新五子。
此前已经选过三届,这是第四届了。
就像娱乐圈的四小花旦一样,每一届都不一样。
“可这和砸场子有何关系?”
“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张幼于念叨了一句复古派的理念,嘿嘿一笑,“他们文风追求复古,却忘了古人是如何有的文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孔夫子挎腰刀——能文能武,是一句民间俗语,却也是真知灼见。”
“孔子身高两米,行走天下。”
“秦汉士人,文可提笔安天下,武可上马定乾坤。”
“即便是那被嘲讽的司马相如,也使得一手好棍法。”
“唐朝文人,更是出将入相。”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诗仙李太白,使得一手好剑法,世称青莲剑仙。”
“号称孤篇压盛唐的《春江花月夜》,他的作者张若虚,乃是雍州兵曹,武皇登基、神龙政变……”
张幼于突然停下,思索片刻,转而又说起另外一人,“《登高》,古今七律第一,写这诗的是杜子美。”
“右卫率府兵曹参军,安史之乱爆、长安失陷后,被困城中半年,逃至凤翔,被唐肃宗拜为左拾遗。”
“长安收复后,随肃宗还京,又被外放为华州司功参军。”
在如今,《春秋花月夜》被称为孤篇压盛唐,好像是个常识。
但这种说法究竟出自何处?
有的人会说出自闻一多先生《宫体诗的自赎》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