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婶还给了冯初晨一个惊喜,厨艺非常好。同样食材,她做的菜就是比别人做的好吃。
冯初晨又决定,以后吴婶就负责做饭和浆洗,医馆的粗活再找人。
冯初晨前世奶奶是四川人,特别会泡泡菜,她家许多菜都会加泡菜一起炒,别有风味。
冯初晨画了一个前世泡菜坛子的图样,过些天拿给姚家烧制。
次日,让吴三去集市买了一头骡子和一辆车回家,自家也成了有车一族。
骡子养在宅子那边的屏门后。
五月初九,吴三赶车,冯初晨带着王婶、半夏和大头回乡下。
她要去九坡岭上坟,把几件喜事告诉大姑。
还没走到白马村,王婶就被河口村的人拦住,“王婶,可巧了,我正准备去京城找你。李稳婆不在,我媳妇难产,快痛死了。”
冯初晨道,“王婶去吧。”
王婶走了,半夏回家做饭,冯初晨牵着大头上山。
此时已经巳时末,头顶日头火辣辣。一走进山脚气温就低下来,浓郁的青草香和湿气迎面扑来,十分惬意。
冯初晨喜欢这个味道,深吸几口气。
刚爬上九岭坡,大头就冲坟头方向叫了几嗓子。
冯初晨透过枝叶看去,一个男人正站在大姑坟前,另几个戴斗笠的男人离得稍远。
哪怕视线被遮挡住一些,冯初晨也看到男人个子很高,穿着石青色长袍,留着短须,儒雅俊美,清贵中带着些许慵懒。
这副人才,冯初晨前世今生就没看到过几个。
那几人也听到动静,看向这边。
那个男人给坟头躬了躬身,低声说了句什么,伸出右手。
随从把一个斗笠递过去,他接过戴上,几人向冯初晨这边走来。
冯初晨走出树林,居然觉得男人有几分熟悉。
哦,是上年在山脚遇到的那个戴斗笠的男人。
错身而过时,冯初晨停下脚步向他曲了曲膝,轻声说道,“谢谢。”
男人一顿,站下看向冯初晨。
说道,“冯大夫救过我夫人及儿子,这个情我及家人一直铭记于心。今天正好路过此地,便来给冯大夫烧炷香。”
声音温润磁性,极是好听。
说完,他又点了一下头,转身走了。
电光火石间,冯初晨注意到男人腰间挂着的一个旧荷包。
浅灰色,上面绣了几片兰叶两朵黄色兰花,花芯三点红。
花样非常熟悉。
男人都走了几步,才后知后觉用袖子挡住荷包匆匆离去,几个背影片刻间消失在树林里。
愣了片刻冯初晨才想起来,是大姑死去时所戴荷包的花样,只不过她的荷包是粉色。
共眠一天地,罗衿各自寒。
那两句诗暗指的是这个人吗?
是他让大姑牵挂,又负了大姑?
大姑不是处子之身,是和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