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初晨曲膝笑道,“姑太太。”
夏氏上下看了冯初晨一眼,笑道,“到底是冯医婆的后人,小小年纪有如此本事。好好治病,治好了大嫂,我们有重谢。”
眼神真诚,声音温柔,让人很有好感。
冯初晨道,“姑太太过誉了,治病是大夫的本分,不敢当重谢。”
夏氏又安慰了明夫人几句,“有希望就好好治病,心思放宽些。甄二姑娘自己生病,怎么能怪别人。好姑娘有的是,我再慢慢打听……”
因为有外人,她不好说的太明白。
冯初晨猜测八成是明山月的未婚妻又被克病了。
明夫人拉着她的手说道,“我身体不好,这个家多亏有你。”
“看大嫂说的,一家人,这些是妹子该做的。”
夏氏走后,明夫人躺去榻上。
忙完已是午时二刻,被请去西厢吃完晌饭回家。
冯初晨一连去了明府四天。
如今她们熟门熟路,从内院到外院都是两人自己走路。
刚到外院,迎面遇到久违的定老国公。
老头儿还是那么身体矍铄,目光炯炯。
老国公一看冯初晨也乐了,“冯小丫头,又遇到你了,你弟弟如何了?”
冯初晨给他曲膝见了礼,笑道,“劳烦老公爷惦记着他。弟弟人长高了,上学了,他也一直念叨老公爷呢。”
老头儿笑道,“他休沐的时候带他一起来,小家伙聪明讨喜,让容儿见见。我们老啰,想要重孙孙,容儿犹甚,可孙子就是不给我们生。”
亲耳听到老头儿叫老妻“容儿”,没有一点违和感。
冯初晨笑着答应,“好,等他休沐就带他来给老公爷太夫人磕头。”
老头儿看向另一个方向,大声招呼道,“蔡大夫。”
冯初晨看过去,从一个月亮门里走出一位年近四十的男人,一个帮着拎药箱的小厮。
蔡大夫一路小跑向这边而来。
老公爷又道,“走,陪老头子喝两盅。”
蔡大夫笑道,“是,是。”
冯初晨猜测这人是蔡毓秀的父亲,来给腿不好的明三老爷看病。
十五这天卯时,旭日刚刚升上房顶,东方天际飘着朵朵朝霞。
又是一个艳阳天。
冯初晨带着冯不疾、半夏在庭院里练太极拳。
胡同口突然来了一辆马车,一个婆子小跑来了冯宅。
是吏部汤尚书府的车,汤尚书大孙媳妇正在生产,肚子里的胎儿危险,胎心音非常弱。
婆子说,胎心音弱是周女医用听诊筒检查出来的。
汤尚书不止是尚书,还是东阁大学士,次辅,可谓权势滔天。
冯初晨不敢有任何耽搁,赶紧带着芍药去了汤府。
若自己耽搁久了半夏要去明府治疗,她只能带芍药。
汤府的一个院子里,东厢廊下坐着两个善妇科和幼科的御医。其中一人穿着从五品文官服,是太医院级别最高的御医。
相当于前世院士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