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十月,天更冷了。
在同济妇幼医馆生产的好处已经传遍京城内外,医馆人满为患,不仅病房全部住满,还有十几个产妇预约,也有来做孕检的孕妇。
虽然病人多为中级阶层,还有几个长公主府和胡府下人媳妇,冯初晨已经非常满足了。
医馆后面的扩建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十月初五,明夫人治疗的第二个疗程即将结束。
冯初晨和半夏都挺雀跃,又可以休息五天了。
算今天只治疗了二十日,明夫人的病情明显好转。
腰没有之前酸胀了,短时间站立女子胞也不会掉下来。
冯初晨笑道,“若一直这个进度,真有可能半年痊愈。”
这么说太保守了,真有可能三个月痊愈。
这个进度,连冯初晨都惊讶。
明夫人的笑容更加明丽。
李嬷嬷激动地直念佛,“阿弥陀佛,菩萨保佑,能请到冯大夫这样的神医来看病。”
治疗完,李嬷嬷送冯初晨出去时往她手里塞了两个荷包。
冯初晨在西厢吃完晌饭,洪嬷嬷走过来说道,“冯大夫,我把我儿媳妇叫来了,请你给她诊诊脉。”
拉了这么久关系,今天终于开口求人了。
冯初晨跟着洪嬷嬷去了后罩房。
这里是正院小厨房和下人歇息的地方。
如今,在冯初晨给明夫人看完病后,偶尔会有婆子丫头把她请去后罩房给她们看看病。
都是痛经,月信不调等妇科病。
冯初晨只诊脉和开药,若需要针灸和其它,就让她们去同济妇幼馆。
冯初晨不收诊金,她们就会送些尺头、小饰品什么的。
屋里坐着一个二十几岁的妇人,一脸愁苦。
她一看到冯初晨,就起身说道,“冯大夫,我看了许多大夫,吃了近十年的苦汤药……”
眼里包着泪水说了一大堆。
冯初晨能够理解,古代女人生不出儿子是凄惨的。
她说道,“不急,慢慢说。”
冯初晨仔细把了诊,又看了她的脸色和舌苔,诊断为原发输卵管堵塞,比当初温舒的病情轻多了。
说道,“洪大嫂面色晦暗,苔薄白,脉象弦,气滞血瘀……我给你开两副汤药,来月经那天开始吃,再去妇幼医馆针灸……”
她去了医馆,冯初晨和半夏会轮流施针。
婆媳两个自是千恩万谢,又把一个装了两只烧鸡的篮子硬塞进半夏手里。
上了马车,冯初晨打开李嬷嬷送的荷包。
一个装了一百两银子,一个装了一对赤金麻花镯。
病还没治完,这是赏钱,意思是她让病人满意了。
冯初晨抿嘴笑起来。
拿没有压力的赏是令人愉悦的。
初七下晌,冯初晨正在医馆忙碌,上官如玉突然来了。
他穿着御医官服,戴着官帽,笑得比盛开的兰花还娇艳。
护卫从车里搬下两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