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华娱春秋,从被天仙妈收养开始 > 第354章 染指金象奖(第3页)

第354章 染指金象奖(第3页)

只此一条,在刘景看来,陈嘉尚的改革就是换汤不换药。

拍摄《画皮》的时候,刘景曾经提过此事。陈嘉尚直言,他也有自己的无奈。不是他要坚持,而是很多老资格香江电影人、老牌电影公司,他们要坚持,这也是他们的底线。

即使如此,也遭到不少人反对,杜琪峰公开骂“金象奖跪大陆”。

他试图削弱银都机构、嘉禾、寰亚、鹰皇、永盛、邵氏等老牌公司的影响力,如果这一条能实现,那么第一条才有希望。

第三,细分奖项,新增最佳视觉效果等。以此激励工业技术创新,从而引导产业复兴。

在刘景看来,这就是笑话。

香江电影工业根基正在瓦解,人才北上,内资南下,技术奖就是无根之木。无法扎根不说,只能悬浮在表面上。这场改革如同在沉船上调换座椅,没有什么卵用。

最后,颁奖典礼去电视化,取消tvb转播,改为网络直播,这样能摆脱电视台剪辑限制。

有先进之处,但也就这样了。

没有老派势力支持,陈嘉尚的改革注定失败。

革命的阵痛他们不想承受,那么只能等死。

“我不是在改革奖项,我是在为香港电影守灵。”

燕都首映礼结束,几大主创聚餐,陈嘉尚喝了两杯,泪湿衣襟,说出了这样的话。

香江导演也好,演员也好,都对香江电影业爱的深沉,爱的执着,他们用各自的方式救市。

从好莱坞回来也好,北上内地也好,方式不同罢了。

刘景明白,在港片原教旨主义压力下,陈嘉尚想要选择一条尊严赴死的路。

于是直接驳斥,“没有产业根基的奖项,你连守灵的资格都没有。”

“我也想有产业根基,大厦将倾,不就是因为根基已空嘛。”陈嘉尚情绪激动。

“根基?呵呵,港片的根基在内地。没有内地在文化、人才上的滋养,怎么可能有港片的辉煌?港片唯一的出路,就是拥抱内地,主动融入内地,这才有一线希望。固守曾经的辉煌,最后只能你们几个人唱独角戏。”刘景也是喝了不少酒,但凡少喝一些,都不会跟陈嘉尚说那么多。

“嘉禾也是老牌香江电影公司”

“错了!曾经嘉禾是单纯的香江公司,现在嘉禾是华娱电影公司。我们入驻嘉禾之初,内部掀起的那轮血雨腥风,你不会忘了吧?保守派、顽固派,全部清理了。效果你也看到了,当时的确元气大伤,差点嗝屁。缓过劲儿来,一路走强,朝气蓬勃。”刘景驳斥。

“嘉禾是个例,血肉在香江,灵魂在内地。其他公司,谁敢那样搞,谁先对手搞嗝屁。”陈嘉尚悻悻然。

“越是地方小,幺蛾子越多。你们一个个看不上王胖子,其实还真没人家有格局。我和王胖子喝酒,瞧瞧人家咋说的。什么内地电影,什么魔都电影,什么港台电影,都他妈华夏电影。国家好,华夏电影好,大家都好。自己给自己划小圈子,那就是画地为牢。坐井观天,愚不可及。”刘景嘲笑。

他俩激烈辩论,甄子单一直沉默,范小胖不敢多说,茜茜忍不住了,“他会的成语真多。”

刘景和王胖子是好朋友,茜茜总觉得俩人一丘之貉,对王胖子颇有怨念。我家木头变坏,肯定是王胖子教的。

“他是香江中文大学毕业的。”陈嘉尚笑道。

茜茜一句话,缓和了气氛。刘景也不激进了,陈嘉尚也不愤慨了。

“刘景,今天首映式的轰动,还有预售票房的奇迹,给我不少信心。我希望改革能得到嘉禾的支持,不知道你们的意思如何?”陈嘉尚神色郑重。

“当然可以,不过我有两点要求。”刘景心道一声来了,都是千年的狐狸,陈嘉尚叨叨这么多,目的不就是嘉禾。

“你说。”

刘景竖起两根手指,“第一,取消保护港产片的排外条款,全面拥抱内地影片。第二,接受中央政府的资助,并且允许政府的监督。”

陈嘉尚脸色都变了,两条要求乍看简单,但这是动摇金象奖的根基。

内地片、合拍片一年出产多少部,港台片一年才制作多少部。这条款要是放开,内地和合拍片会越来越多,彻底挤压港片生存空间。长此以往,金象奖哪还有港片。

中央资金若是进来,肯定要话语权,金象奖还有自主性吗?

“如果这样搞,金象奖和金鸡、百花、华表奖还有什么区别?这种改革,没有意义。”陈嘉尚当场拒绝。

刘景的确在图谋金象奖,内地的六大奖项,他没有办法染指。

但有嘉禾在手,陈嘉尚又是金象奖主席,他岂能不动心。

图谋并不是掌控,而是朝着利于自己的方向改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