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王府。
魏王府是当今圣上当世子时的家。自从当今圣上被称呼为“殿下”和“陛下”之后,他的家便在皇宫里了。魏王府正殿供着魏王和王妃的灵位。
清晨,戚薇、殷源源、司马剑南和段昭月等四人从魏王府的后门进入了魏王府。他们先到正殿祭拜了魏王和王妃的亡灵之后,再进入青石板路右旁的一座偏殿里。这座偏殿供着巴蜀郡主赵绰韵的灵位。
司马剑南一看见“显巴蜀郡主赵氏讳绰韵之灵”的灵牌时,便跪在地下撕心裂肺地嚎啕大哭。她想念母亲二十多年了。顾玉生、顾诺诺、戚薇和殷源源离开巴蜀时,司马剑南也带着儿女和丫环春花秋梅同父亲司马西等家人作别,来到京都的桂花园里。她与同母异父的妹妹段昭月相认。听说母亲的灵位供在魏王府,便上书给当今圣上,请求祭拜母亲的亡灵。当今圣上同意了小时候一起玩耍的表妹的请求,并下旨让戚薇、殷源源和段昭月作伴,但不得走正门进入魏王府内,必须从后门入。司马剑南认为自己的目的是去祭拜母亲的亡灵,前门进后门进都无所谓。
香上了,烛也点了,供品也摆放了,段昭月陪着姐姐一起跪拜。戚薇和殷源源分别代替司马剑南和段昭月敬酒三次,然后烧了纸钱,撤酒于地,最后叩首再拜复位。可是司马剑南却跪在地下死活不肯起身。
“剑南表妹,起来吧!当年姑姑抛弃了你都是为了朕,也是为了南汉的芸芸众生,请剑南表妹原谅姑姑吧!”不知在什么时候当今圣上已经站在司马剑南身后。皇帝身着微服。
戚薇、殷源源和段昭月认出身着微服的皇帝之后便连忙跪在地下行稽首礼。
司马剑南转过头来,两眼瞪着当今圣上只顾看。
殷源源赶忙提醒道:“丫头,是圣上,还不赶快行大礼……”
司马剑南本来就跪在地下。只见她转过身来左手掌心向内覆盖右手,双手交叉于胸前,随后缓缓下压至地面;她的头部缓缓向前,额头轻触地面并保持静止一段时间。她重度了三次这样的稽首动作。
“剑南表妹,好像这稽首礼是朕小时候教给你的!你还记得这事吗?”当今圣上说道。
司马剑南依然跪在地下,说道:“禀告圣上,这事剑南一直记着,而且还记得当年圣上说过的话!”
“当年朕说过什么话啦?”当今圣上问道。
司马剑南转头看了一眼殷源源,然后向皇帝说道:“禀告圣上,当年您曾对微臣说过;若您有幸登基当皇帝,微臣必须对您行规范的稽首礼!敢问圣上,刚才微臣行的稽首礼规范吗?”
“非常规范!”
“那圣上也要兑现当年的诺言啦!”
“朕当年答应你什么来啦?……哦,朕说过要封你为将军……可是朕已经封你为县主了!县主的俸禄可比将军多啊!”皇帝回忆地说道。
“皇帝大表哥,人家就是想当将军嘛……”司马剑南涨红着脸低头说道。
“按照祖例,现在若封你为将军,你就必须到边关服役。边关的生活很苦的呢!”当今圣上说道。
“禀告皇帝大表哥,微臣不怕吃苦!况且微臣的夫君已在边关服役,微臣想同他同甘共苦!”司马剑南说道。
“既然如此,联便封你为眉山郡主兼归德将军;即刻启程到玉哈关同戚光将军一起戍边!”当今圣上说道。
“谢主隆恩!”司马剑南施礼高喊。
殷源源一边扶起司马剑南一边说道:“我古灵精怪的丫头,你现得偿所愿啦!你们的两个孩子我和你公公会负责带好!你就放心去玉哈关吧!”
剑南感谢婆婆。
南汉京都。
桂花园,原是永安门外桂花街口一座荒置多年的普通居民小院。院子内设有花园,但只有几棵桂树和十来间房。当初,顾玉生任庶吉士,萧归沐任镇南将军,为了在京都有个落脚之处,两人都拿出半年的俸禄共同购买了这个小院。说好是暂时共住,今后谁有机会搬走便搬走。可是自从搬进来之后,一住便是十几二十年,谁也没有搬走。不但没人搬走,而搬进来住的人反而越来越多。如今的桂花园,除了住有顾玉生和萧归沐两家人之外,还住有顾玉人一家、吕丞相一家、关怡一家和顾玉茹一家。合算起来,大大小小,从上到下,少说也有四十多口人。虽然很拥挤,可是他们都很乐意。因为他们本是一家人。
如今的桂花园真的了不得了,竟然住着两位公主,一个国公兼首辅,三个侯爷,六个女将军。在京都。乃至整个南汉朝野的眼球都聚焦于这个小小的院子之中。
桂花街已成了无夜街。从早到晚,人来人往,车水马龙。
在桂花园门口,不时有几辆马车或轿子停下。他们都是来桂花园里“办事”的。他们大多手持文件,步履匆匆。也有手提包裹的。
你瞧,眼前刚从马车上下来的那位手里便提着包裹。他姓王名武良,是覃丞相的小舅子,原是兵部尚书,被当今圣上罢免了官职。他站在门口中等待着,脸上写满了焦急,一头白发颤抖着──坏人变老了。他来桂花园要拜访谁呢?是吕首辅还是顾玉生尚书呢?应该是来拜见吕首辅吧?!不然手里是不会提着包裹的,脸上也不会写满了焦急的!可是,吕首辅会接见他并接受他手中的包裹吗?
春天花开,秋天花落。
顾玉生任兵部尚书已经三年多了。每天上朝散朝,似乎一切都按部就班,又似乎一切都在变动。吕倩倩每天要为桂花园的四十多口人的吃喝拉撒操心,更加忙了。但有丈夫陪在身边,她似乎胖了好多。
关怡官居九门提督。她的麾下有一支近三万人的军士,每天要巡逻,还要训练,很少回桂花园。儿子解方的日常生活都交给吕倩倩,读书和练武也只好交给顾玉生了。时间一长,解方开始叛逆,母子关系越来越疏远。这让关怡很难过。夜深时,关怡常在解岸灵牌前伤心落泪。
这年入冬,解老妈从解家坳寄来书信。信中说道,解老爹身染重疾,将不久于世,死前想见孙子解方最后一面。
于是,关怡匆忙辞去“九门提督”官职,带着解方回解家坳去了。圣上下诏让戚琼琼接任“九门提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