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萧归沐和紫玫瑰也上疏辞去了马军正副统领职务,带着李云龙回明月岛定居去了。
次年春天,戚薇和殷源源也告老还乡,带着戚光的两个子女回阳城戚家盐店去了。
似乎候鸟都飞走了。
送走了关怡、萧归沐、戚薇等人之后,桂花园内似乎清静很多。但桂花园门口依然是人来人往,车水马龙。桂花街依然是无夜街。客人们依然是手提文件或包裹,依然是步履匆匆。
这年顾大宝满十八岁,参加了春闱,录入正榜。一个月后又参加殿试,赐武进士出身,并被拨入九门步军巡捕北营担任守备,成了母亲戚琼琼麾下的一员。
小伙子身着厚重的铠甲,腰挂佩剑,每天从北门巡逻到德胜街尾,又从德胜街尾回到北门,检查了一百多个巡视点,行程达一百多里。
顾大宝是个既帅气又英俊潇洒的男孩:挺拔的身材,宽肩窄腰;眼睛如黑宝石,炯炯有神;举止潇洒,气质超凡脱俗。但不知道在何时开始,那清秀而稚嫩的脸蛋上总是挂着几颗水珠般的青春痘。这让小伙子很是羞怯,不愿意被别人过多关注。母亲戚琼琼忙自己的,从不关注。可是,他的二妈──昭月公主段昭月──已经关注多时了,正在为顾大宝的婚事忙呢。
一天,吃晚饭时,段昭月告诉顾玉人和戚琼琼,桂花园将有一桩天大的喜事要到来了。
“什么天大的喜事呢?”顾玉人和戚琼琼同时问道。
段昭月笑着说道:“皇兄皇嫂看中我们家大宝啦!要把平阳长公主赵婧下嫁给他。”
她本想这样说:我家顾大宝已经长大了,该娶亲了,可你们做为亲爹亲娘的一直不闻不问!是我这个当姨娘的多事,跑到宫里同夏皇后和当今圣上求情,并好话说尽,皇帝和皇后才肯把美丽的长公主下嫁给我们家!
可是段昭月并没有这样说──这就是段昭月的格局。
戚琼琼惊喜地问道:“这是真的吗?顾大宝那小子真有艳福!”
段昭月笑着说道:“姐姐,当然是真的啦!我今天在宫中听皇嫂说,明天早朝当今圣上便赐婚了。”
戚琼琼激动地说道:“这真是天大的喜事!我要当婆婆啦!昭月师妹,姐要当婆婆了,你应该祝福我吧?”
段昭月说道:“看你说的!你是大宝的亲娘我是大宝的二娘,你当婆婆了,难道我不是婆婆吗?”
戚琼琼已激动得一塌糊涂,说道:“我是婆婆,你也是婆婆,我俩将要成为平阳长公主的婆婆啦!今后我俩要统一战线一致对外哦!”
昭月问道:“姐,谁是外呀?”
戚琼琼无言以对。
这年中秋节前,平阳长公主赵婧满十五岁了,下嫁给顾大宝,成了桂花园里的小媳妇。
萧归沐回明月岛后,桂花园内依然居住着两个公主──昭月公主和平阳长公主。
转眼便是中秋节。吕倩倩刚忙完顾大宝和平阳长公主赵婧的婚礼,喘息未安,又要为过中秋节做准备了。吕倩倩真的成了管家婆。
在京都,中秋节被视为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重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中秋节习俗尤为独特和盛大。中秋之夜,赏月与文会是免不了的。为了赏月,大户贵家常搭建台榭。到夜晚,一家人在结饰的台榭上一边赏月,一边享用美食──除了月饼,还有石榴、榅勃、梨、枣、葡萄以及新上市的螃蟹等海鲜。
在中秋之夜,文人墨客则乘兴抚琴吟诗,挥毫把盏,诗书画音美皆被月色浸染。
以往过中秋节,桂花园里是不搭建台榭的。现在考虑到平阳长公主刚嫁到桂花园,戚琼琼、段昭月、吕倩倩、周姨娘和顾玉茹等五个女人坐在一起商量,都觉得今年还是隆重一点好。又征求了吕丞相、顾玉人、顾玉生三个男人的竟见,他们也说隆重一点好。于是,吕倩倩便命下人在院子中央的桂花树旁搭建起一座台榭。
至晚间,女人和孩子们又忙着给台树装饰。戚琼琼和吕倩倩忙着把月饼、螃蟹、石榴、梨、枣子、橘等时节食物摆到圆桌上。
吕倩倩向戚琼惊问道:“大嫂,您知道今天我为何要买如此多的螃蟹吗?”
戚琼琼笑着说道:“是价廉吧?”
吕倩倩摇着头说道:“一两银子十斤,价廉吗?”
戚琼琼惊愕地说道:“太贵啦!哦,是了,俗活说‘秋风起,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现在是中秋节,正是螃蟹最肥美的时候,你是想让大家在今晚都能放开肚子尽情地吃,对吧?”
吕倩倩依然摇着头说道:“这是我的心愿,但不是原因。”
戚琼琼说道:“你就别卖关子了,快说吧,原因是什么呢?”
吕倩倩说道:“是因为您的儿媳妇平阳长公主最喜欢吃螃蟹。”
段昭月在旁边听见,笑着说道:“凭什么呀?凭她身份是公主吗?我也是公主身份,我最喜欢吃苹果啦!请你也去拉一马车苹果回来吧!”
在桂花园,吕倩倩与段昭月最谈得来,两人是好友。只见吕倩倩伸出手指,在段昭月的面颊上一拧,说道:“哎哟哟,太粗糙啦!重新投胎吧!等你再当新媳妇的时候,我一定派人到东洋去给你买回一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