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两宋传奇 > 第101章 剑术有道(第2页)

第101章 剑术有道(第2页)

子午寻思:“不是练剑术么,如何没剑,却给了这样的诗歌作剑术,不知师父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余下也挠了挠后脑勺,难为情道:“这,这不是杜工部的诗歌么,如何成了剑诀,好奇怪。”

普安更是不解起来,心里胡思乱想,看向费无极:“师父,这剑诀也太奇葩了。”

武连也不懂,嘻嘻一笑,看向费无极:“好长,如若倒背如流,就神仙了。”张明远叹道:“天下人间,凡事皆要用心。如若没耐心,便一事无成。”

费无极若有所思,笑道:“悟性很要紧,但愿你们都有。”

扁头道:“俺可告诉你们,这算什么,诸葛亮的《出师表》、李太白的《蜀道难》、苏东坡的《赤壁赋》,京兆府的书生都倒背如流,你们信也不信?”

子午依然将信将疑,只好点了点头:“如若这般,我们可不比他们差强人意。”

余下道:“好,我就不信邪,自然倒背如流。”

普安掷地有声道:“倒背如流不敢当,一字不差倒是易如反掌。”

武连道:“倒背如流算不得什么,还能落笔于纸上,一字不差。”

张明远顿时大喜,抚掌大笑:“好,这便很好。你们明日傍晚务必烂熟于心,如若有人做不到,为师就不多说了。”

费无极道:“明日傍晚,就去取英雄剑。”

扁头笑道:“想得到英雄剑,就要烂熟于心这剑诀。”

子午四人面面相觑,随即齐声道:“弟子谨遵成命!”

张明远引众下山而去,且走且谈,道:“本来今日想取出英雄剑,可剑诀昨日忘给你们了,故而今日,教你们剑诀。”

费无极笑道:“看看,做师父的也有忘记的事,这焦头烂额可忙坏了。终南山上最近可有不少事了,尤其富平大战、和尚原大捷后,我大宋许多将军上终南山避难,我如何不知。终南山的许多山洞都藏有不少京兆府的西军,兵败如山倒,自然如此。”

扁头结巴道:“你都知道了,知道就好。还是你们青城山好,无忧无虑,远离战场。哪像我终南山,这女真人就在眼皮底下晃来晃去,实乃欺俺太甚。”

子午道:“此话怎讲,何谓眼皮底下晃来晃去,还望师伯赐教?”

余下会意,马上解释道:“你是真不明白,还是假不明白,还是揣着明白装糊涂?终南山下便是京兆府,京兆府边就是终南山。京兆府都沦陷了,在终南山上,可不就时常看到女真人的大军在山下走来走去么?”

普安嘘唏不已,回忆往事,不觉闷闷不乐,随即气道:“当年我还想着长大成人后,杀到幽云十六州,替我大宋一统山河,没想到,现到如今,女真人倒杀来我京兆府,真是气煞我也。”

武连也闷闷不乐,叹道:“可不是,我们小时候在渭水边,做游戏,小伙伴们都信誓旦旦,想跨马踏破贺兰山,飞奔草原不夜天。”

张明远也笑道:“为师小时候也知道,许多人想去雁门关外,打得契丹人抱头鼠窜。”

扁头道:“后来,俺可听说,西军的小崽子们想跑到黑山白水抢夺海东青,可惜咱大宋没跑到人家地盘,人家到欺负到咱地盘来了,真是匪夷所思。”

回到终南山厅堂,子午心里乐个不住:“拿李唐的诗歌作我大宋的剑诀,也亏师父想得出来。”

余下更是冥思苦想,无论如何也不懂师父的本意,不由寻思开来:“师父拿李唐诗歌让我们烂熟于心,不知何故,这诗歌如何能当剑诀,真是搞不懂。”

普安看向武连,又看向费无极,可不能问也不必问,只好暗想开来:“公孙大娘是个舞娘,他会武艺么?真可笑。”

武连也瞅向费无极,意图得到答疑解惑,可费无极默然不语。张明远也不言不语只是吩咐他们烂熟于心,就吩咐开饭了,众人坐下来吃饭,说说笑笑,也算其乐融融。

当子午四人吃饭间想提及此事,张明远、费无极、扁头居然闭口不谈。费无极只是微微一笑,让他们安心吃饭,不可三心二意,虽说明红、月儿早已不在终南山,这饭菜按理来说就不可口了,可先前的老师傅又回来了。

自从富平大战后,兵荒马乱,老师傅漂泊不定,又想起终南山,故而上山来。张明远也热情欢迎,故而老师傅到来,饭菜又美味可口的不得了了。

这老师傅可不与他们一起吃,早已单独吃了,在终南山游山玩水去了,那小日子也算逍遥自在。

扁头喜欢美味佳肴,故而与他八拜为交,成为故交。也是此番扁头不愿离开终南山的缘由之一,再说,张明远、费无极都离开终南山,终南山的确需要人主持,此为要害所在。

扁头见子午四人心不在焉的吃饭间告诫他们,不可如此,要对得起老师傅的饭菜,子午四人只好听话,惟命是从。自此吃饭不谈成为子午四人的共识,可话虽如此,有时候难免也会屡教不改,嘴里吃着饭,还絮絮叨叨,说些话来。如若扁头碰到,就说他们几句,可扁头自己却喋喋不休,说个没完没了。

子午四人又不好意思责备扁头,故而一个个乐个不住,权作乐子藏在心间。扁头何尝不知,也是习惯成自然了。这倒让扁头愈神似当年的大嘴师叔了。只是大嘴的嘴大,而扁头的肚皮肥。

吃完饭,张明远、费无极、扁头三人坐下来喝茶谈笑风生,子午四人就拿着诗歌剑诀到青山绿水之间,死记硬背去了。

hai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