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俄罗斯在得到外东北的大片土地后,对控制北太平洋有了新的选择,包括将西太平洋舰队都迁移到庙街这样的战略举动。
从搜集的情报来看,占领阿拉斯加的难度不大,它唯一的战略支持西伯利亚舰队已经覆灭。对于太平军这样战争集团,打败驻扎在阿拉斯加的一两千俄罗斯人毫无难度。
但是占领了阿拉斯加之后,就很可能面对美国人的进攻,因为占领阿拉斯加的土地是不可能悄悄的完成。
所以,战争的方案必须是能打的下来还要能守得住。
“钦州运输公司”的货船会定期从天津、大连和宁波、台湾这些地方带回密件。看了两期李秀成部两期情况通报后,沈云峰和田虎、刘永陆、刘永浩、管越等人召开了几次会议,觉得北美之路还是压力很大。
美国此时在内战,从公开搜集的情报中可以看到北方的兵力大概近百万,南方也有将近80万,除去吹嘘的成份,加起来150万的兵力也不是不可能,毕竟两千多万人口的基数在那里。
但是对李秀成部的投资不可能半途而废,为中华民族未来发展的布局也不可能半途而废,所以,对李秀成部的支持将要加大。
这几年,李秀成占据的宁波温州台州等地成为那些打散的,逃跑的太平军和捻军的聚集地,军队人数已经从当初的20多万增加到50多万人,家属加起来接近100万。
李秀成选择的路与石达开不一样,他选择的走得还是洪秀全的宗教立国路径,但进行了大量的改良,一定程度上回归了基督教的教义,但又吸收了中国神话里的一些神仙角色。李秀成给自己戴的光环则是有着军队色彩的圣骑士,组建牧师团,开设教堂推广教义。
在这个乱世之中,宗教是有蛊惑人心的力量。在改变“拜上帝教”那种财物归公的规则之后,又吸收了中国神话传说,信众呈井喷式增长。
沈云峰并不在乎他们走什么路,只要是你中国人,文化底蕴这个东西依然会长期存在的。只要能够将中华民族带领走出去,至于未来发展成什么样,那就交给时间。
在没有眼前的战争威胁之下,北美之路就是“丰南号”间接开展的战争,是收复外东北之后的大事。沈云峰通报给董事们之后,去了宁波一次。
这次带的是管越、刘永浩,阮文海将直接从台湾抵达宁波。同时,沈云峰发去电报,让奕欣安排曾国藩、沈葆桢以及一名负责东北事务的军机处官员去宁波会商。
奕欣现在已经很认同沈云峰给他灌输的这个观点,清廷必须也在开拓北美之路上出力,不送走李秀成,那就得和李秀成打仗,与其打仗又死人又花钱,不如花钱送神。
石达开成功的案例摆在那里,奕欣很容易说服朝臣,只不过这个只在高层中讨论,依然作为机密事项。
所以,奇妙的气氛,昔日的敌人坐在一起开会讨论战争。不过,他们很快就成了统一战线,一起腹诽沈云峰。
沈云峰主持重要会议的特点,冗长,细致。足足开了5天,曾国藩首先就受不了了,毕竟年岁不饶人。
新制定的方案,将明年迁移到阿拉斯加的人口从原本计划的1万提高到5万,其中2万军队,2万家属,1万信众。
除了李秀成部自己准备在那里驻扎的6艘风帆战舰和6艘蒸汽机舰外,东海舰队将派出两艘柴油机钢铁舰作为底牌驻扎在阿拉斯加。
清廷为李秀成部进军北美提供支持,包括在库页岛建立转运基地,对信众进入宁波等地开绿灯。鼓励商人和淘金人跟随李秀成部东进的步伐到北美贸易,打通贸易之路。
李秀成部在库页岛的基地可以从东北购买铁和煤,开春黑龙江解冻之后,外东北的木材也可以供应宁波,增加宁波造船业的木材来源。
“丰南号”到温州再开建一家船厂,专门生产蒸汽机炮舰供应李秀成部。
稳固阿拉斯加之后,再向阿拉斯加增兵和增派军舰,同时,东海舰队启动占领夏威夷群岛的军事方案。两头到位后,开始筹划夺取旧金山的军事行动。
夺取旧金山的军事方案,李秀成部分别从阿拉斯加南下,夏威夷基地东进,以及前期渗透进入印第安人领地的军队,三面出击,拿下旧金山半岛和马林半岛,夺取旧金山湾周边作为正式开拓北美立国的基地。
一旦李秀成部在北美立国成功,清廷就鼓励商人开发北美航路,形成客货运海上班线。
在外交上,清廷以叛匪自己的行动不知情一推了之,以北美系印第安人聚集地,人人可去的口径在国际舆论上争取立足点,反对美国单方面提出的门罗宣言,并以门罗宣言中特指欧洲国家的漏洞来向国际社会辩解。
方案的细节非常的多,包括夏威夷拿下之后从台湾移民,福建向台湾移民,台湾向琉球群岛移民等等。
会议进行的差不多了,曾国藩瞄着沈云峰出去小解的时候,跟了过去。
待沈云峰小解出来,曾国藩小声说:“禀镇南王,皇帝和太后在上海等您去授课。”
沈云峰脑瓜一炸,旋即知道肯定是奕欣说的,这会议议的是大事,奕欣肯定要和慈禧通气。于是回道:“喔,知道了。”
曾国藩欠了欠身,小声说:“我那九弟,镇南王可否美言几句,西北不宜久居。”
沈云峰想了想,“九弟?西北?哦,曾国荃。在陕北任都统。
“等你入了中枢,再说吧。西北那边估计还要打仗,等那一仗打了再回来吧。”沈云峰想了一想,回答曾国藩。
曾国藩一下愣了,入中枢。他有点懵,这话从镇南王口中说出来,不由得他不信啊。一下不知道怎么说了。
沈云峰看他愣着,于是继续说了一句提醒他:“多半让你主管工业。还有,你那学生李鸿章太过圆滑势利,你不要为他铺路。”
然后留下发愣的曾国藩,大步走开,回会场去了。
喜欢十万大山:1840请大家收藏:()十万大山:1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