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关的道路上还好,路不难走,也没遇到什么阻碍,六千骑兵,趁着夜色,也出了山海关,沿着辽西走廊,一路扬鞭而去。
连山驿、塔山、杏山,离山海关都很近,因此骑兵出了山海关,没多久,就能在野外发现清军哨探。
这么多的骑兵出来,一些刚发现有动静的哨探还没来得及回去报信,就被弓箭给射死。
这三处地方还没做出实质性的反应就被拿下了,小城小镇离山海关那么近,根本就没清军,城中就一些汉军,得知明军骑兵杀来了,弃城而逃。
而宁远城,也只是个小城,虽位置重要,距离山海关有三十里,在杏山的东北方向。
李锐的骑兵杀到这时,城门紧闭,城上倒是有一些火把,但看着来回走动的人影似乎人也不多,估摸着城中也没有多少鞑子。
吴三桂的关宁军,一路上斩首二百余,当然没有一个是满洲人的。
宁远城被围,城上的都统连忙派人去求援,求援的信使,刚从城楼上被坠下去,还没走多远就被明军发现,一刀下去,这名信使就倒了下去。
当巴布海带着大炮赶到之后,集中火力,轰开了城门,大批骑兵冲了进去,丢失的宁远城,重新回到了大明的手中。
巴布海登上了宁远的城楼上,看向锦州方向,老十西,你敢看不起老子,还有狗屁老汗,等着吧,本伯回来了,本伯会亲自证明,谁才是强者,这次本伯要把失去的全都拿回来。
阿巴泰见十一弟正在发愣,上前问道:“十一弟,你在想什么呢。”
见是七哥来了,巴布海开口回道:“我在想待主子进攻锦州时,能不能对上多尔衮那个逆贼,若是他敢来,我一定要把他打出屎来。”
阿巴泰上前拍了拍十一弟的肩膀:“他杀你我全家,这次回来正好把仇给报了,若是能搞死他,那你我可都是大功一件啊。”
又过去了不到一个时辰,黄义明带着大军,大摇大摆地到了宁远,后面的队伍延绵不断,一眼望不到头的火把。
大军在宁远稍作休整,留下五千人驻守,并在城中屯了一些粮草,全军就开赴锦州。
宁远距离锦州约莫一百二十里,此处乃是辽西第一重镇,必须拿下锦州,明军才能打通入辽之路。
皇明大军继续深入,开赴锦州,大量的火炮辎重,延绵不绝。
大军经过数日前行,终于赶到了锦州,但黄义明没有急着去围城,也没攻城,在没有击败小凌河的清军前,攻城无异于让军队白白上去送死。
而清军这边呢,也是向小凌河大量增兵,准备在这里和明军一决高下,至于前面丢的那些个小城小地,大清根本就看不上,都懒得增兵,如今放明军深入,重新来到这片松锦之战的爆发地,如同是放明军进入了死地。
对多尔衮而言,当年明廷拥有锦州时,都被大清打败了,更何况如今锦州在大清手里,若是还能在这里,再一次击败明军主力,那么对大清而言,无异于一举定乾坤。
锦州城中,有两千满洲八旗兵,五千汉军旗驻守,看起来好像兵力不多,但胜在城墙坚固啊,当年清军崩碎了牙都没能啃下来,还是明廷援军战败,城中祖大寿弹尽粮绝了不得己才开了城门投了降。
多尔衮统领十二万大军来到锦州城以北的儒风山,站在山顶,北可见海,西可见锦城全貌,可谓是个指挥全局的好地方。
说是十二万,其实都是炮灰,这些兵力主要是朝鲜、日本、老毛子,还有包衣奴才组成,有正白旗三百人在这里压阵,要是明军渡过小凌河,炮灰们就可以上了。
尚可喜与汉军正黄旗、正白旗两部驻守小凌河,当然,这后方有着十多万大军,为满蒙汉核心战力,作为后援,随时可以过来参战。
而明军也己经抵达河对面的紫金山,此紫金山非南京紫金山。
当年洪承畴也就是在那里指挥的解围大军,仿佛一切都没变,双方来到了第二次的松锦之战,唯一的变化,就是锦州城不再是在大明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