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才是因为这份忠心藏不住,才这么说的。
要是老爷就这么做下去,到最后一事无成、身败名裂的时候,老爷又要说奴才没良心,有话不告诉老爷了。”
贾政道:“依你说,该怎么做才好?”
李十儿说道:
“也没别的办法,趁着老爷您现在精神还不错,年纪也还行,上头有人照应,老太太身体也硬朗,多为自己考虑考虑就行了。
不然的话,不到一年,老爷家里的钱就都贴补光了,还会落得从上到下的人都抱怨,都说老爷在外面做官,肯定弄了钱藏起来自己享受。
要是遇到一两件麻烦事,谁肯帮老爷呢?
到那时候,事情也办不好,后悔也来不及了。”
贾政说道:
“照你这么说,是让我做贪官吗?
丢了性命还不要紧,难道还要把祖父的功勋都抹掉才甘心吗?”
李十儿回禀道:
“老爷是最英明的人,没看见去年那些犯事的老爷们吗?
这几位老爷都和您关系好,您常说他们是清官,可现在他们的名声又在哪里呢?
现在有几位亲戚,老爷您以前说他们不好的,现在有的升了官,有的调了职,关键就在于事情要办得好就行。
老爷要知道,百姓要照顾,官员也要照顾。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要是按照老爷您的做法,不准州县的官拿一个大钱,那外面这些差事谁来办呢?
只要老爷在外面还能保持清正的名声就好,里面的那些麻烦事,只要奴才去办,也不会连累到老爷。
奴才跟了主子一场,到底也要掏出真心来。”
贾政被李十儿这一番话,说得没了主意,说道:
“我是要保住性命的,你们要是闹出事来,可别连累我!”
说完,就踱步走了进去。
李十儿就自己作威作福起来,勾结内外,一起哄着贾政办事,反而让贾政觉得事事都很周到,样样都很称心。
所以贾政不但不怀疑,反而更加信任他。
后来有几处揭发上报的事情,上司见贾政为人古朴忠厚,也不仔细查究。
只是那些幕僚们消息最灵通,看到这种情况,找机会用言语规劝贾政,无奈贾政不听,有的幕僚就辞去了职务,有的和贾政关系好的,就留下来继续维持局面。
于是,漕运的事务办完了,也没有出什么大的差错。
一天,贾政没什么事,在书房里看书。
签押房呈上一封信,外面的官封上写着:
“镇守海门等处总制公文一角,飞递江西粮道衙门。”
贾政拆开信封一看,只见上面写道:
金陵的好友,故乡的情谊深厚。
去年我到京城任职,很高兴能常常在您身边。
承蒙您的厚爱,曾答应结成儿女亲家,至今我仍铭记您的恩德,不敢忘记。
只是因为我调任到海疆,不敢冒昧地提亲,心中感到愧疚,自叹没有缘分。
如今有幸您来到这里任职,让我平生的心愿得以实现,感到无比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