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年代:开局洪灾,打捞绝美村花 > 第422章 两村打起来了(第4页)

第422章 两村打起来了(第4页)

水流顺着新挖的沟渠,一路欢畅地奔腾,卷起渠底的浮泥,带着勃勃生机,一头扎进了那个巨大的,新挖好的池塘!

“灌塘了!灌塘了!”孩子们在岸上追着水流跑,兴奋地尖叫。

陈兴平看着那清澈的河水源源不断地注入池塘,看着水面一点点升高,倒映出瓦蓝的天空,一直紧绷的神经终于松弛下来。

成了!

村里这命根子一样的塘,总算活过来了!

钱向东布满皱纹的脸上也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他拍了拍陈兴平的肩膀:“兴平,这头一关,咱闯过来了!下面,就看你的鱼苗了!”

水灌满了三亩见方的大塘,在春日阳光下泛着粼粼波光,像一块巨大的翡翠镶嵌在村东头的洼地里。

短暂的狂喜过后,更迫切的压力沉甸甸地压在了陈兴平肩上,鱼苗!

三千尾鱼苗,是这片水塘活起来的魂,更是陈家洼翻身唯一的指望!

天还没亮透,陈兴平就揣着大队几十块钱,还有盖着鲜红公章的介绍信,蹬着那辆除了铃铛不响哪儿都响的破自行车,哐当哐当地朝县城奔去。

县水产站坐落在城郊,几排低矮的红砖房,门口挂着白底黑字的牌子。

陈兴平停好车,抹了把汗,整了整洗得发白的褂子,走了进去。

接待他的是个姓孙的技术员,正是上次去犀牛村看点的那个。

孙技术员推了推眼镜,看着陈兴平递过来的介绍信和批文,眉头却慢慢拧了起来。

“犀牛村的?哦,想起来了,挖塘那个。”他翻看着桌上的记录本,手指点着,“草鱼苗,鲢鱼苗……是有推广计划。不过……”

他抬起头,镜片后的眼神带着点为难:“兴平,你来晚了几天啊。”

陈兴平心里咯噔一下:“孙技术员,这话咋说?我们塘一灌满水,我立马就来了!”

“不是说你来得迟,”孙技术员叹了口气,合上本子,“是今年开春暖和得早,比往年提前了小半个月。好几个公社都瞅准了时机,动作比你快。县里推广的这批鱼苗,配额就那么多,三天前就被西河沿、柳树村那几个离得近、动作麻利的公社分光了!连预留的机动指标都没剩下!”

“分……分光了?”

陈兴平没想到,这么多鱼苗,居然这么快就分完了。

“孙技术员,你再给想想办法?我们陈犀牛村……是真指着这个翻身啊!塘都挖好了,水也灌满了,就等着苗下锅了!要是没了苗,这塘不就白挖了吗?”

孙技术员看着他着急的脸,也有些于心不忍。

他起身给陈兴平倒了杯白开水,语气缓和了些:“陈队长,你的难处我知道。可站里的鱼苗是真没了,都是从省里水产研究所统一调配的。下一批……最快也得等一个多月后了。”

一个多月!

陈兴平的心沉到了谷底。鱼塘灌满水,空置一个多月,水质会变坏,滋生各种杂鱼水藻,到时候再放鱼苗,成活率会大打折扣!

而且农时不等人,晚一天放苗,鱼就晚一天长大,秋后能不能赶上卖个好价钱都难说!

“那……那省里研究所……能不能……”陈兴平抱着最后一丝希望。

孙技术员摇摇头:“省所的配额也是按计划走的,而且路途远,运输损耗大,成本太高,你们队里怕是承担不起。”

他顿了顿,看着陈兴平失魂落魄的样子,犹豫了一下,还是压低声音道:“不过……陈队长,你脑筋活络,有没有想过……就地取材?”

“就地取材?”陈兴平猛地抬头。

“对,”孙技术员走到窗边,指着外面远处波光粼粼的河面,“咱们县里几条大河,开春正是鱼甩籽(产卵)的时候。野塘、河汊子里,肯定有不少鱼卵孵出来的小鱼苗,草鱼、鲢鱼、鲫鱼都有!虽然个头小,品种杂,比不上正规鱼苗场的整齐,但胜在不要钱!只要肯下力气捞,捞上来的就是活路!”

野鱼苗!

陈兴平之前也想过。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