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膳食:薏苡冬瓜汤,"《饮膳正要》利湿健脾"
茵陈教渔童唱诵:"五月茵陈六月蒿,七月八月当柴烧。早采三日效如金,迟采三日效如草。"声随江风远播,两岸药农应和如潮。
木通以船桨画江河大势:"北脉如任督,南络似冲带,用药当顺地势。"
滑石碾碎五色土:"黄入脾,青入肝,黑入肾,因地制宜。"
黄芩指北斗七星:"吾似天枢,清上焦如斗柄指东。"
茵陈对望启明星:"吾如晨星,透黄退浊启少阳。"
《黄帝内经》悬于药帐正中,滑石银簪点向"法天则地"四字:"今岁治疫二百余例,皆循《素问·宝命全形论》人以天地之气生之道。"
连翘捧出《瘟疫论》手抄本:"吴有性谓戾气从口鼻入,故防疫重在芳香避秽。"
子夜观星,紫微垣中忽现客星犯太乙。滑石青衫鼓荡:"《开元占经》载客星犯天医,主大疫,速备万应锭!"茵陈望着江心升起的磷火,将雄黄粉撒入急流,火光骤绿。药柜最深处,明代所遗《痘疹心法》无风自开,泛黄纸页上"温毒"二字血渍斑斑。
江畔药市百幡招展,滑石立于青石高台,展开全年《湿热疫案总录》。三百六十五盏桐油灯沿江排列,每盏灯旁悬一药囊,内盛藿香、苍术、白芷,随波光起伏如星河倒坠。他振袖高诵《黄帝内经》:"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声震长空,两岸药农应和如潮。
【全年医案总览】
春·风温夹湿案
《庚子年二月诊籍》货郎周某,头胀如裹,舌苔白腻。
滑石减至四钱,加防风三钱:"《温病条辨》风湿初起,当先疏表。"
效验:三剂后头清目明,舌苔转薄白。
夏·暑湿困脾案
盐商夜宴后吐泻交作,舌苔黄浊。
增佩兰四钱、荷叶五钱:"仿《时病论》芳香化浊法。"
效验:半日吐泻止,脉转柔和。
秋·燥湿相搏案
北客南迁咳喘,痰黏如胶。
原方加沙参五钱、梨皮一两:"遵《医门法律》润燥不碍湿。"
效验:旬日痰稀咳止,掌纹复常。
冬·寒湿凝滞案
渔翁关节肿痛,遇寒加剧。
去薄荷,加桂枝三钱、羌活二钱:"合《金匮》麻黄加术汤意。"
效验:腊月可出江捕鱼,舌淡红苔薄白。
木通以船桨画江成洛书阵:
-中央黄土(滑石、苍术健运中州)
-东方青木(茵陈、黄芩清泻肝胆)
-南方赤火(连翘、薄荷透散热邪)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西方白金(石膏、桑叶肃降肺气)
-北方黑水(木通、茯苓通利膀胱)
石菖蒲剑指星图:"今岁客星犯太乙,当增雄黄避秽,然需遵《本草衍义》雄黄微量,多则伤肝。"药童捧出雄黄酒浸泡的艾绳,悬于江船桅杆。
青衫委地,滑石碾粉声如细雨:"吾本女娲补天遗石,质重性滑。《神农本草经》列吾为上品,凡湿热胶结之证——"他将粉末倾入江水,浊流立见澄澈,"正如王孟英言如石投水,湿热自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