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Furry:弘阳国皇子 > 第71章 江映蓉(第1页)

第71章 江映蓉(第1页)

江映蓉重生成为弘阳国大江王朝的第六任君主。

她前世的曾孙江明镜,侍卫6沉,以及曾孙女江娇楚,他们一家人聊起了历史问题。

“姑姑,由盛转衰是怎么回事?”二十多岁的江明镜拿着历史书问道。

“由盛转衰是因为王朝前期的问题积累到中期,蛋糕不够分,就要重新通过反抗来重新洗牌。”江映蓉回答道。

江明镜和江娇楚代替江映蓉出席重要场合,他们三人在内阁和议会里商讨国事,江映蓉的前世曾经解决妇女解放的问题。

“前世江宁远前期贤明,后来变得昏庸,铺张浪费,大肆挥霍钱财,我重生的每一世,设定都会改变。”江映蓉说道。

江映蓉她出生于1209年,在1303年病逝,十个月后投胎转世,和自己的曾孙江明镜见面现在到了1320年,她现在17岁,比江明镜他们还要年轻。

“姑姑,我们治理下的国家逐渐出现一些问题,有由盛转衰的迹象了。”江娇楚说道。

江映蓉扭转乾坤,减少民众负担,和江明镜他们解决这些问题。

她记得江明镜刚出生的时候,自己九十多岁了,前世名叫江迎涵,看望江明镜兄妹,祝福他们健康快乐。

1320年的秋闱刚过,内阁值房里飘着新沏的雨前龙井。十七岁的江映蓉坐在紫檀木长案后,指尖叩着案上的《弘阳通鉴》,封皮上“大江六世”的朱印还带着新墨的气息。

“姑姑,您看这里。”二十三岁的江明镜推过来一卷奏折,纸页上密密麻麻记着江南盐商的偷税案,“苏州府报上来的盐引亏空,比三年前翻了两番。”他身旁的江娇楚正用朱砂笔圈点漕运账目,闻言抬头:“北境军饷也出了纰漏,兵部说今年的冬衣料子比往年薄了三成。”

6沉站在窗边,将窗棂推开半扇。月影城的宫墙在暮色里泛着青灰,像极了江迎涵当年流亡时见过的边境烽燧。“陛下,景和年间的旧案里,也有过类似的情形。”他声音低沉,“那时江宁远陛下正忙着修玉宸殿,户部把军饷挪去采办海南的沉香。”

江映蓉忽然笑了,伸手揉了揉江明镜的头顶——这动作她做了两辈子,上回还是12年,九旬的江迎涵颤巍巍抚摸襁褓里的曾孙,那时他额前的胎还软乎乎的。“明镜,你刚出生那年,我给你抓周,你攥着本《农桑要术》不肯放。”她指尖划过奏折上的盐税数字,“现在知道了?账本上的亏空,比宫里的金砖更能压垮江山。”

江娇楚把圈点好的账目推过来:“姑姑说的‘蛋糕不够分’,是不是就是这个理?盐商占着引岸不放,军户拿不到冬衣,百姓买盐要多花三成价钱——这蛋糕早就被蛀空了。”她鬓边的银簪晃了晃,那是江映蓉登基时赐的,样式复刻了江迎涵当年的凤钗。

“去把都察院的老御史请来。”江映蓉站起身,窗外的风卷着桂花香飘进来,“就说朕要重查盐法,从苏州府开始,谁家敢藏私,抄家的银子先补军饷。”她顿了顿,看向6沉,“6侍卫,你还记得景和十七年,咱们在落鹰峡截过一批私盐吗?那时你一箭射穿了盐商的船帆。”

6沉眼里闪过笑意:“陛下忘了?那船私盐里,还有江宁远陛下偷偷赏给外戚的三船绸缎。”

江明镜忽然红了眼眶。他小时候听祖父江平德的玄孙说过,曾祖江宁远晚年确实荒唐,可眼前的姑姑明明才十七岁,说起那些陈年旧事,却像亲眼见过玉宸殿的琉璃瓦如何在战火里碎裂。“姑姑,您前世……真的让妇女也能入仕?”他想起史书里“女子可为县丞”的记载,字迹娟秀,据说出自江迎涵亲笔。

“怎么,你觉得女子算不清盐税?”江映蓉挑眉,从书架上抽出一卷泛黄的册子,那是她当江映蓉时记的商账,“你看这页,1318年苏州的丝价,娇楚算得比账房先生还准。”她忽然压低声音,“其实江宁远前期也不是不贤明,只是坐在龙椅上久了,忘了自己小时候跟着我种过水稻——他以为粮仓里的米会自己长出来。”

三更时,都察院的御史们已在殿外候着。江映蓉披上江娇楚递来的披风,那料子是江南新贡的云锦,她却指着披风的滚边:“这银线用多了,下次改成素面的,省出的银子能给北境军户做五十件冬衣。”

走出值房时,江明镜忽然拉住她的衣袖:“姑姑,您九岁那年给我讲故事,说‘江山是棵树,得常修枝打杈’。”他声音很轻,“现在我懂了。”

江映蓉望着宫墙上的角楼,那里的风铃还和江迎涵当公主时一样响。“傻孩子,”她拍了拍他的手背,“修枝不是为了砍树,是让它能再活五百年。”风里传来户部清点账目的算盘声,噼啪作响,像极了她在江府账房里听过的,那些关于生计与希望的回音。

第十四章盐铁论

都察院的老御史们捧着前朝账册入殿时,烛火将他们的影子拉得老长。江映蓉指尖蘸了朱砂,在苏州府地图上画了个红圈:&0t;查盐引先从周家开始。&0t;她转向江娇楚,&0t;你明日带女官下江南,就说是选绣娘——那些盐商后院的女眷,比账房先生更清楚银子去哪了。&0t;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江明镜忽然想起什么,从袖中取出半块青铜令牌:&0t;周家库房有暗门,用这个能开。&0t;令牌上的饕餮纹与江映蓉前世佩戴的虎符如出一辙。

&0t;你竟留着这个?&0t;江映蓉摩挲着令牌上的刻痕,那是当年她与江平德约定的暗号,&0t;也好,让6沉扮作盐商跟你同去。&0t;她说着突然咳嗽起来,帕子上沾了星点血迹——这是使用玉佩召唤阴兵的后遗症,记忆消退时,连带着前世的伤病也会浮现。

第十五章绣春刀

苏州周府的后花园里,江娇楚正抚琴唱曲。她腕间的银镯暗藏机关,随着曲调变化,将周家女眷的闲谈尽收耳中。忽听&0t;铮&0t;的一声,琴弦崩断——后院传来打斗声。

6沉踹开库房暗门时,江明镜已被私兵围住。青年文官此刻却显出将门之后的悍勇,手中算盘拆作暗器,铜珠颗颗嵌入敌人咽喉。&0t;姑姑教过,七珠连可破甲。&0t;他喘着气笑道,身后是堆积如山的官盐,麻袋上竟盖着户部大印。

最里间的铁箱突然自动开启,露出整箱泛黄的图纸。江娇楚拾起最上面那张,手微微抖——这是景和年间修建玉宸殿的工图,空白处密密麻麻记着各路官员收受的贿赂,末尾赫然是江宁远的私印。

&0t;难怪当年&0t;6沉话音未落,窗外射来一支火箭。图纸在火中卷曲,浮现出隐形字迹:「盐铁之利当予民,吾弟若见,慎之——迎涵手书」

第十六章病榻诏

江映蓉在月影城高烧不退。朦胧中她看见青霄殿的雪落在奏折上,自己正以江迎涵的身份批阅盐税奏章。忽有宫人急报:&0t;陛下,落鹰峡的军粮被劫了!&0t;

&0t;姑姑!&0t;现实中的呼唤将她拉回。江明镜跪在榻前,捧着烧剩的图纸残片:&0t;您前世早料到会有今日?&0t;

女帝虚弱地笑了:&0t;不是料到,是记得。&0t;她示意取出枕下木匣,&0t;这里面是改良盐法的章程,我当商贾时写的。&0t;匣中还有把铜钥匙,&0t;去寒鸦渡的第七棵海棠树下挖&0t;

当夜暴雨如注。江娇楚冒雨挖出的铁盒里,整齐码放着江迎涵第二世整理的《盐铁新策》,扉页题着:「民苦盐贵久矣,后世若见,当续此志」

第十七章海棠祭

病愈后的江映蓉在早朝颁下新政:盐引改由地方商会竞标,军需采买须经女官核算。退朝时她独坐殿阶,望着雨中摇曳的海棠。6沉默默递来油纸伞,伞面上绘着江府账房的旧景。

&0t;当年我流亡至落鹰峡,曾埋下半部《盐法》。&0t;她轻抚伞面,&0t;没想到这一世,会以这种方式找回来。&0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