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 > 第389章 南凉坠马武王秃发乌孤 死要面子的河西喜剧之王(第2页)

第389章 南凉坠马武王秃发乌孤 死要面子的河西喜剧之王(第2页)

地方治理组:阴训、郭幸等西州本地的德高望重之士,负责在后方种田、收税、搞建设,维持大本营稳定。

战略智囊组:梁昶、韩疋等从中原流亡来的精英知识分子,负责出谋划策,运筹帷幄。

名门背书组:金树、薛翘等来自秦雍(关中)的世家大族代表,他们的投靠不仅带来了资源,更提升了南凉政权的“逼格”和合法性。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秃老板开始给高管们布置思考题了。他指着地图,问大家:“现在陇右(甘肃东部)群雄割据,咱下一步该揍谁?是揍西秦的乞伏乾归?还是揍北凉的段业?还是继续怼咱的老东家吕光?”

席战略官杨统(也是个明白人)站起来,一番分析鞭辟入里:“老板,您看啊:乞伏乾归(西秦)那小子,现在看着蹦跶,但实力有限,咱只要吓唬吓唬他,展示下肌肉(‘耀威以示之’),他迟早得乖乖认怂归顺(‘服而従之’)。段业(北凉)?嗨!那就是个书呆子(‘儒生’),治理地方都够呛(‘才非经世’),手下那帮人(指沮渠蒙逊兄弟)各怀鬼胎,迟早内讧,不足为惧(‘上下离情’)!吕光(后凉)嘛,老家伙是真老了(‘衰老’),更致命的是,他那几个儿子吕纂和吕弘,正为了接班的事斗得跟乌眼鸡似的(‘嫡庶纷争’)!咱根本不用急着跟他们死磕,只要派几支小分队,时不时去他边境搞搞‘武装游行’(‘扰其农桑’),让他们疲于奔命,内部矛盾再一激化。我敢打包票,不出两年(‘期年之间’),姑臧城(后凉都城)必破!到时候咱去接收就行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秃乌孤听完,脸上露出了“深得我心”的微笑。他没有说话,只是伸出手指,在地图上代表姑臧的那个点上,重重地、充满野心地点了点。目标明确:直捣黄龙!

五、一杯酒,一匹马,一场史上最“要面子”的谢幕

公元399年八月,南凉国势蒸蒸日上,捷报频传。武威王秃乌孤心情大好,在乐都王宫大摆筵席,犒赏三军,与群臣同乐。酒是美酒,人是豪杰,气氛嗨到顶点!

秃乌孤本就性情豪迈,加上事业顺利,更是开怀畅饮。酒酣耳热之际,这位曾经在战场上叱咤风云的君王,大概是想起了年轻时纵马驰骋的英姿,也可能是想在臣子面前再露一手(毕竟鲜卑人骨子里爱马)。他趁着酒兴,摇摇晃晃地站起身,大声说:“看孤给你们表演个绝活!”说罢,就在众人还没反应过来的惊呼声中,一个漂亮的(或者自以为漂亮的)翻身,跃上了他那匹心爱的战马。

悲剧,往往生在最得意忘形的时候。也许是马儿受了惊,也许是君王真的喝高了手脚不利索,又或者是命运之神觉得这个剧本需要点戏剧性转折……总之,在众人“大王小心!”的惊呼声还未落地的瞬间,只听“噗通!”一声闷响,接着是清晰可闻的“咔嚓!”(肋骨断裂声)——我们英明神武的武威王秃乌孤,结结实实地从马背上摔了下来,四仰八叉地躺在了地上!

剧痛瞬间席卷全身!但就在这痛彻心扉、颜面扫地的时刻,这位一生要强、极重威仪的君王,那深入骨髓的“偶像包袱”挥了惊人的作用!他强忍着几乎要昏厥的剧痛,硬生生挤出一个(估计比哭还难看的)笑容,对着惊慌失措围上来的臣子们,用尽力气说出了一句流传千古的“要面子”金句:“几使吕光父子大喜!”(差点让吕光父子看了大笑话捡了大便宜!)

都摔成这样了,脑子里第一时间想的居然是:不能让死对头吕光父子看笑话!这“要面子”的境界,简直登峰造极,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句临终幽默,成了他性格最生动也最悲凉的注脚。

当夜,伤情急剧恶化(估计是肋骨断裂刺伤内脏)。秃乌孤知道自己大限将至。他强打精神,召集群臣,留下政治遗嘱,思路依然清晰:“这乱世啊,必须立年长有能力的君主才能稳住局面(‘方难未静,宜立长君’)。”他指定了自己的弟弟秃利鹿孤作为继承人。交代完这一切,这位仅用三年时间就从部落领奋斗成开国君主、书写了一段河西传奇的雄主,带着他那份独特的“倔强”和一丝未能亲手攻破姑臧的遗憾,含笑(也许是苦笑?)而逝。群臣上谥号“武王”,庙号“烈祖”。谥法:克定祸乱曰武,有功安民曰烈。这个评价,他当之无愧。

尾声:凉州余晖与被子部落的终章

秃乌孤的猝死,就像一部高潮迭起的英雄史诗,在最精彩处戛然而止,给南凉政权留下了一道深深的分水岭。

他的弟弟秃利鹿孤(康王)继位后,延续了兄长的扩张政策,继续与后凉、北凉缠斗,也取得了一些胜利。到了三弟秃傉檀(景王)时代,南凉更是达到了极盛。公元403年,傉檀趁着后凉灭亡的混乱,成功夺取了梦寐以求的姑臧城!一时间,南凉疆域西起青海湖,东至兰州,坐拥十四郡之地,风头无两,“被子部落”的荣耀达到顶峰。

然而,巅峰往往意味着下坡路的开始。秃傉檀虽勇猛善战,但过于穷兵黩武,连年征战耗尽了国力。他错误地卷入了与更强大的夏国(赫连勃勃)和西秦(乞伏炽磐)的战争,在阳武下峡之战(公元407年)被赫连勃勃打得大败,元气大伤。内政也出现问题,经济凋敝,民心不稳。最终,在公元414年,西秦大军趁南凉外出劫掠粮草(穷得只能靠抢了),国内空虚之际,突袭并攻破了国都乐都。秃傉檀被迫投降,南凉灭亡。这个由“被子部落”建立、仅存在了十七年的政权,带着未竟的凉州霸主梦,像流星一样划过十六国的夜空,最终融入了历史的长河。

后世回响:唐代官修《晋书》在《秃乌孤载记》的结尾,用十六个字为这段传奇定调:“秃弟兄,擅雄群虏。开疆河外,清氛西土。”(秃氏兄弟,称雄于众多胡虏之中。开拓疆域于黄河之外,肃清了河西地区的混乱局面。)

这评价,肯定了秃氏(尤其是开国的乌孤和鼎盛的傉檀)在混乱的十六国时期,于河西地区所建立的功业和相对稳定的秩序。

而那位因酒后坠马意外离场的开国君主秃乌孤,用他戏剧性甚至带点荒诞色彩的谢幕,向后世传递着一个朴素却常被忽视的道理:历史从不缺少雄心壮志与开疆拓土的豪情,唯缺一份“小心驶得万年船”的谨慎与清醒。当他强忍断骨之痛,说出那句“几使吕光父子大喜”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位君王的倔强体面,更是一个民族在乱世夹缝中倔强生存、奋力绽放却又难逃历史洪流席卷的悲壮缩影。他像一颗短暂而耀眼的火星,点燃了“被子部落”的王国梦想,也为那个金戈铁马、血色浪漫的时代,增添了一抹令人莞尔又唏嘘的独特亮色。

后记:

其一:《定风波?乌孤敛翼时》

吕氏金章挟雹横,帐中虎啸裂雷霆。

石老拈须低语谏:且咽,暂承都统换营旌。

广武城头旗半卷,惯看,廉川堡下促春耕。

名士衔枚星夜至,藏锐,匣中龙雀待长鸣。

其二:《鹧鸪天?南凉开国咏》

铁骑崩云踏玉关,雕弓惊落贺兰山。

鲜卑血淬昆吾剑,大漠风驰龙虎幡。

裂吕印,试周冠,廉川堡上月如环。

胡笳吹彻星河转,自铸乾坤十二阑。

hai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