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麓词心录:第二百八十八章。墨痕深处是知音
第一章寒星落砚池
暮夏的风掠过云麓山的竹梢时,总带着几分沁凉的古意。煜明临窗的书斋「听松小筑」就藏在这片绿意深处,青瓦白墙浸在暮色里,像一幅被水汽洇湿的水墨画。案头的宣德炉正浮着淡烟,炉中焚的是岭南沉香,烟缕细若游丝,在半空勾出几弯虚渺的弧线,便悄然散入满室的书卷气里。
他今日心绪有些不宁,指尖反复摩挲着一方端砚的冰纹。砚池里新研的墨汁泛着幽光,倒映着窗外疏星几点。忽然有一颗星子坠得低了些,仿佛要跌入砚中,与那墨痕融为一体。他心中一动,随手取过狼毫,笔尖在砚边轻蘸,尚未落纸,忽听得柴门轻响,伴随着熟悉的脚步声穿过庭院。
「煜明兄,还在挑灯夜读?」来人是景行,手里提着一盏羊角宫灯,灯光透过薄绢,在青砖地上投下细碎的花影。他是煜明多年的知己,两人常于云麓山间谈诗论画,情谊早已超越寻常友朋。景行见案上摊着素笺,墨痕未干,便笑道:「看来我来得正是时候,莫不是又有新词问世?」
煜明搁下笔,指了指窗外:「你看那星子,今夜格外清亮,倒像是要落进我这砚池里。」
景行顺着他的手指望去,只见天如墨玉,一钩新月斜挂檐角,数点寒星伴在月侧,清辉透过雕花窗棂,在素白的窗纸上勾勒出竹影摇曳。他忽然想起什么,从袖中取出一卷画轴:「今日在山下旧书肆得一卷宋人山水,那意境倒与你这书斋有几分相似,特来与你共赏。」
画轴展开,竟是一幅《寒江独钓图》,绢本上只一舟一翁,江水浩渺,远山如黛,天地间一片空茫。煜明凝视良久,忽道:「此画妙在留白,看似孤寂,实则天地万物皆纳于一舟之中。倒让我想起昨夜偶得的几句诗。」
说罢,他将案上素笺往前一推。景行凑近,见上面墨色尚新,写着:
「寒星伴月入轩屏,烛影摇红照素棂。
古卷残篇寻旧梦,幽怀逸思叹伶仃。
风吟翠竹音犹冷,露泣黄花意未宁。
尘世纷纭皆过客,心期净土守清馨。」
「好一个『寒星伴月入轩屏』!」景行击节赞叹,「这『入』字用得极妙,仿佛星月光华皆可推门而入,与室内烛影相映成趣。只是这『叹伶仃』三字,未免过于寂寥了些?」
煜明苦笑一声,指了指案头堆叠的古籍:「连日来翻检这些残篇断简,见古人多少才情都埋没于尘埃之中,忽然觉得自己这点幽怀逸思,竟也似那风中竹影,露下黄花,不过是天地间一点孤零的痕迹罢了。」
景行默然片刻,忽然取过案上另一支笔,在素笺空白处题下一行小字:「非也。兄看这风中翠竹,虽音冷而节愈坚;露下黄花,虽意宁而香更远。尘世过客纵多,然心有净土者,自能如这寒星皓月,清辉永照。」
烛光摇曳中,两人相视而笑。窗外的风忽然紧了些,吹得竹林沙沙作响,恰似有人在远处轻吟。煜明忽觉心胸一阔,方才的郁结竟随那风声散了去。他重新提起笔,在景行题字旁画了一道墨痕,笑道:「有兄此言,这『叹伶仃』不如改为『寄伶仃』,倒更见风骨些。」
「好!『幽怀逸思寄伶仃』,这『寄』字便有了安放之处,不似先前那般漂泊无依了。」景行抚掌称善,又指着「尘世纷纭皆过客」一句,「此句虽洒脱,然兄可曾想过,过客之中,亦有不肯擦肩而过之人?」
煜明一怔,忽见景行眼中含笑,方知他是在说两人的情谊。窗外的月光不知何时更亮了些,透过竹影洒在案上,与烛影交叠,竟在素笺上织出一片明明灭灭的光纹。他忽然想起多年前与景行初遇的情景,也是在这样一个有月的夜晚,两人在云麓山巅论及「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彼时便知遇见了知音。
「不错,」煜明轻声道,「尘世纷纭,幸得二三知己,便不算辜负这清风明月了。」
此时宣德炉中的香已燃尽,最后一缕青烟消散在窗棂间。景行起身将灯芯挑亮些,灯光映得他眉目温和:「时候不早了,莫要累了眼睛。明日清晨,我带你去看云麓山后那片野菊,昨夜新降了露,想必开得正好。」
煜明点头,目送景行提着宫灯远去。脚步声消失在竹林深处,那点暖黄的灯光却像一颗星子,在夜色中缓缓移动,最终隐入山径拐角。他重新看向案上的诗笺,烛影依旧摇红,只是那「叹伶仃」已化作「寄伶仃」,心境竟也随之不同。窗外的寒星似乎更亮了些,仿佛真的落进了砚池,在墨痕深处漾开一圈圈清辉。
第二章松风入横琴
次日清晨,雾气还未散尽,景行已带着煜明来到云麓山后。果然如他所言,半坡的野菊凝着露珠,黄白相间的花瓣在晨风中轻轻颤动,像是谁撒在绿锦上的碎金。有几滴露水压弯了花瓣,正要坠落时,忽被一只掠过的山雀翅膀拂开,散作几缕水汽,氤氲在空气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看这露泣黄花,可不就是你诗中『露泣黄花意未宁』的景象?」景行指着一朵沾露的野菊笑道,「只是今日看来,这『意未宁』倒像是含着几分怯生生的欢喜,不似昨夜诗中那般凄清了。」
煜明蹲下身,指尖轻触花瓣上的露珠,那凉意竟带着一丝清甜。他忽然想起昨夜景行改的「寄伶仃」,心境果然不同,连这寻常景物也添了几分暖意。两人沿着蜿蜒的山径向上走,晨雾渐渐散去,远处的半山亭露出一角飞檐,被初升的阳光镀上一层金辉。
「好久没去半山亭了,」景行遥指那亭,「记得去年秋日,我们曾在那里煮茶论诗,你还说要为那亭写一首词。」
「是啊,」煜明望着亭边几株老松,松针在风中簌簌作响,「只是后来琐事缠身,竟忘了此事。今日倒不妨去坐坐,或许能寻些灵感。」
两人来到半山亭,只见亭中石案上落了一层薄灰,显然许久无人问津。景行从随身的竹篓里取出一块绢帕,仔细将石案擦净,又取出茶具与火镰:「早备好了茶,就在这亭中吃罢,也算是应了去年的约。」
煜明见他想得周到,心中一暖,便在石案旁坐下。此时林鸟正纷纷归巢,啁啾声从密林深处传来,与松风、泉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曲自然的乐章。他忽然想起什么,从袖中取出一张素笺:「昨日回去后,又依着昨夜的意境续了一首,正想请你指点。」
景行接过,见上面写着:
「暮云悄掩半山亭,林鸟归巢隐翠屏。
石案横琴尘未动,幽窗展卷意难宁。
烟岚袅袅情何寄,涧水潺潺梦自惺。
遥念前贤心向处,素笺淡墨写空灵。」
「这『石案横琴尘未动』,」景行抚着石案沉吟道,「我见你书斋里那具『松风清』琴,倒是常拂拭的,为何此处却说『尘未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