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只想现在给李俨提供完造肥思路,就去宝钞提举司多印些大明宝钞。
只要等到金银从倭国运回来就能解决,大明宝钞短暂的问题。
农事,乃国之根本,拖不得!
“爷爷。”
“唉!乖孙你有什么想说的?”
朱元璋认为标儿之前的提议很可取。
可以让乖孙逐渐表露出心声,只要乖孙胆子大了敢表真正的想法,偷听心声,就能成为光明正大的交流了。
“吃玉米!”
“施肥!”
朱雄英毫不掩饰地说出自己的意见。
【不管是粪丹还是别的肥,有就用上!】
从头到尾没有遗漏任何一句话的朱元璋,闻言笑出声来。
“哈哈哈,乖孙你放心,咱会让李俨给玉米用咱大明最好的肥料,保证能让你吃上玉米。”
当然了。
要吃也只能吃那些果实小,不能留种的玉米。
剩下的还要想方设法,让它们继续好种出好苗,培育出更多的玉米种子。
一旦常升寻访玉米原产地生意外,多吃一个玉米,三年之内,大明就要少种许多亩玉米。
朱雄英见爷爷居然对自己的意见,十分的肯定,除了惊讶,更多的还是一种油然而生的自豪感。
【老朱认同了我的想法。】
【虽然他只是拿我当小孩看,以为我是重复他的话说着玩的。】
【但只要老朱习惯了,我就能神不知鬼不觉地参与到大明建设中来了!】
面对乖孙暗中努力的想法,朱元璋心中一动,朝着儿子看去。
朱标摇了摇头。
还不是时候。
知子莫若父。
必须先让英儿积累自信心,再告诉英儿心声的事。
或者,让英儿自己现也可以。
但眼下,不是合适的契机。
这么一想,朱标便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说道:“父皇,我们因为施肥的事,纠结了这么久,英儿却能一下子做了主,要是这件事做好了,可要给英儿记上一功。”
“好啊!”
朱元璋把朱雄英举了起来,开怀大笑。
“咱听老先生说,有些孩子生下来就明事理,咱看乖孙就是这样的神童,你说是不是,乖孙?”
“……”
朱雄英平时最多就是厚着脸皮讨口肉吃。
让他承认自己是神童,那得等他磨炼到脸皮比城墙拐角处还要厚,才有可能。
“父皇,英儿应该是随了儿臣早慧,是吧英儿?”
“是!”
“……”
朱标心想:英儿你还是太天真了,你但凡犹豫一下,别人都不会觉得你是神童。
看来以后还是得找机会,让英儿多多表政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