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明远反复观看这段视频,特别是老奶奶手中那熟悉的织布手法——那分明是他记忆中江南地区特有的技艺,如何会在庆朝游戏中出现?
他召来了游戏开发团队,询问这一细节的来源。
艺术总监解释道:“这是我们在古籍修复中发现的技艺,应该是已经失传的”
“不,这没有失传,”苏明远轻声打断,“在云南的一些偏远村寨,这门技艺一直以口传心授的方式流传着,只是不为人知罢了。”
所有人都惊讶地看着他。苏明远没有解释,只是吩咐团队与阿兹玛取得联系,邀请她作为特邀顾问参与游戏更新内容的开发。
夜深人静时,苏明远对着那块玉牌出神。他想起穿越前的一个雨夜,与一位云南籍同僚饮酒畅谈。那位同僚说起家乡的织染技艺与中原颇有渊源,还详细描述了其中的异同。那时的他怎会想到,这段闲谈会在四百年后以这种方式重现?
文明就是这样,像一条地下暗河,表面看不见它的流淌,它却在无人知晓的地方继续奔流,等待着重新涌出地表的那一天。
游戏上线一个月后,下载量突破五千万。庆贺宴上,苏明远却显得有些心不在焉。
“院长,您看起来不太开心?”小陈小心翼翼地问。
苏明远望着宴会厅里欢庆的人群,轻声道:“你说,我们是否将文明过于游戏化了?古人穷尽一生精进的技艺,如今成了玩家点击鼠标即可获得的成就”
小陈思考片刻,答道:“可是院长,如果没有游戏,像迈克那样的外国年轻人可能永远不会知道宣纸的制作工艺;没有游戏,阿兹玛老奶奶的技艺可能永远不被外界所知。游戏只是桥梁,重要的是它连接了什么。”
苏明远怔住了,忽然想起庆朝年间与一位高僧的对话。那时他质疑佛经通俗化会失去真义,高僧却说:“法无高下,应机者妙。渡河需舟,到岸则舍。”
是啊,无论是经典的注疏还是数字的游戏,都只是渡河的舟筏。文明的真义,在到达心灵的那一刻才能真正显现。
庆贺宴结束后,苏明远在游戏致谢名单中添上了一段话:
“献给所有在虚拟世界里寻找真实文明的玩家——你们的每一次点击,都是对千年匠心的温柔触碰。”
写到这里,他笔锋一顿,又加了一句:
“也献给那些在时间长河中守护文明火种的无名者,你们的坚守,让千年后的重逢成为可能。”
这句话,只有他自己知道其中的深意。
游戏更新“跨国合作”版本的那天,苏明远亲自体验了玩家们的创作:阿拉伯花纹装饰的庆朝瓷器,非洲鼓点伴奏的古琴曲,甚至还有用西方油画技法绘制的宋代山水。
最初,他感到一种本能的不适——这些融合太过大胆,几乎颠覆了传统。但当他静下心来欣赏这些作品时,却意外地发现了一种别样的和谐。
“文明从来不是静止的,”在版本更新发布会上,苏明远如是说,“它如同一道长河,在流淌中不断接纳支流,才能奔流不息。今天我们看到的种种文化融合,在历史上其实早有先例。”
台下,一位年轻记者举手提问:“苏院长,您认为游戏的未来会走向何方?”
苏明远沉思片刻,缓缓答道:“游戏的未来,或许会像当年的丝绸之路一样,成为文明交流的新通道。不同的是,这次我们不是在驼背上交换货物,而是在数字世界中交流智慧与美感。”
发布会结束后,苏明远独自走在书院的长廊上。夕阳透过雕花窗棂,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他停下脚步,从怀中取出那枚玉牌,对着阳光细看。
玉牌在夕阳下泛着温润的光泽,上面的“文心雕龙”四字仿佛活了过来。苏明远忽然明白了自己穿越时空的意义——不是偶然,而是文明选择了他作为使者,将过去的智慧带给未来,也将未来的可能性反馈给过去。
远处,一群学生正在体验游戏的新版本,欢笑声随风传来。苏明远微微一笑,将玉牌收好,向着笑声传来的方向走去。
文明的长河从未停歇,而他现在,正是这长河上的一个摆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