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浮生录》上线的那个凌晨,苏明远独自坐在明远书院顶层的办公室里。窗外是流光溢彩的城市夜景,高楼林立,霓虹闪烁,与他记忆中的大明京城万家灯火的景象奇妙地重叠在一起。
他手中把玩着一枚温润的玉牌——那是他穿越时随身带来的唯一物件,上面刻着“文心雕龙”四个古字。三年了,他依然会在夜深人静时摩挲这块玉牌,仿佛这样就能触摸到那段已然逝去的时光。
“苏院长,还有十分钟。”助理小陈推门进来,手里捧着平板电脑,屏幕上跳动着全球预下载量的数据。
苏明远点点头,目光却不自觉地飘向墙上挂着的一幅水墨画。画中是庆朝年间的市井生活图:活字印刷坊里工匠们排着字模,古琴作坊中老师傅正在斫制琴身,御膳房里庖丁们忙碌准备宫廷盛宴这些场景如今都被精细地数字化,即将呈现在千万玩家的屏幕上。
“您紧张吗?”小陈好奇地问,“听说这是全球首款没有打怪升级的文化模拟游戏。”
苏明远微微一笑:“若说紧张,倒不如说是期待。你可知道,在我来的那个时代,这些技艺都是实实在在的生活,而非游戏。”
小陈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她始终觉得这位年轻的院长说话有种超越年龄的沧桑感,却从未想过其中的真正原因。
时钟指向零点,全球服务器同时开启。大屏幕上的数字开始疯狂跳动:十万、百万、千万一小时后,下载量突破五百万;天亮时分,这个数字已经跃升至两千万。
苏明远站在窗前,看着东方既白,恍如隔世。他想起了庆朝年间科举放榜的那一刻,人头攒动中,他寻找着自己的名字。那时的激动与此刻何其相似,却又截然不同。
游戏上线一周后,明远书院召开了一次特别会议。长长的红木会议桌两侧坐满了开发团队成员,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成功的喜悦。
“数据远超预期,”市场总监兴奋地汇报,“特别是‘文明共鸣’系统大受好评。的玩家尝试了跨时代的功能转换,比如将点茶法应用到现代咖啡馆中。”
苏明远轻轻颔首,目光却落在了一份特别的玩家反馈上。那是一位美国玩家的长篇分享,讲述了自己在游戏中学习制作宣纸的经历。
“我想见见这位玩家。”苏明远突然开口。
会议室顿时安静下来。市场总监有些为难:“院长,这位玩家在美国堪萨斯州,而且”
“安排视频连线吧。”苏明远的语气温和却不容拒绝,“我想亲自听听他的感受。”
两天后,视频连线如期进行。屏幕那端是一位二十出头的金发青年,背景是堆满书籍的学生宿舍。
“我叫迈克,历史系学生,”青年有些紧张地推了推眼镜,“说实话,我开始只是随便玩玩,没想到会被深深吸引。”
苏明远身体微微前倾:“能说说你制作宣纸的感受吗?”
迈克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那太神奇了!我原本以为纸就是写字的东西,但在游戏中,我从浸泡树皮开始,一步步经历捶打、捞纸、压榨、烘干的过程。当我最终造出第一张纸时,系统显示‘纸寿千年’的成就,我突然明白了——每一张纸都是文明的载体。”
苏明远静静地听着,眼前浮现出庆朝年间参观造纸作坊的情景。那时他还是个少年,看着工匠们汗流浃背地劳作,师父对他说:“明远,纸虽卑微,却能承载千古文章,不可轻也。”
“院长先生?”迈克的声音将他拉回现实,“我有个问题不知是否恰当——游戏中的庆朝是真实存在的朝代吗?为什么历史书上没有记载?”
会议室里的工作人员顿时紧张起来。庆朝是苏明远根据记忆中大明万历年间的细节虚构的名称,这个设定一直是开发过程中的敏感话题。
苏明远却笑了:“朝代之名不过是符号,重要的是其中承载的文明是否真实。你觉得游戏中的技艺和文化真实吗?”
“再真实不过了!”迈克激动地说,“我甚至按照游戏中的方法尝试制作了一张纸,虽然粗糙,但确实成功了!”
通话结束后,苏明远独自在会议室坐了许久。窗外阳光正好,树影婆娑,他却仿佛看到了另一个时空中的自己——那个在翰林院中整理古籍的年轻状元,何曾想过有朝一日,中华文明会以这种方式传播到万里之外的异国他乡?
游戏引发的线下热潮出乎所有人意料。
最让苏明远感动的是云南傈僳族村寨发来的视频。视频中,一位满脸皱纹的老奶奶正在织布机前忙碌,旁边围着几个年轻人。
“我是阿兹玛,”老人用带着口音的普通话说道,“我孙子教我用电脑看游戏视频,学会了庆朝的染织技艺。现在我把这些教给村里年轻人,原来老祖宗的手艺,还能这么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