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刑后的城墙根,一片黑褐色。
近百具**未能归家,或因家族被贬,无人收敛,或因**处置权归于刑家。
行刑者兴奋地抬着**离去,嬴政好奇问道:“李斯,那些行刑者何人?**将送往何处?”
李斯躬身答道:“陛下,他们是刑家,抬**是为了解剖。”
“刑家?”
嬴政皱眉,“这家族有何特别?”
李斯解释:“刑家与医家同源,源自炎帝神农,后经黄帝、岐伯及黄帝身边名医的提炼发展,自成一家。医家受道家影响,主张草药、针灸等疗法;而刑家则崇尚巫医,对《黄帝内经》的《素问》《灵枢》有独到见解,通过解剖验证学说。因其手段血腥,鲜为人知……刑家是景公特邀入百家学宫的。”
嬴政惊讶道:“景纯竟亲自邀请?刑家有何特别?”
李斯无奈回答:“臣亦不知详情,只知景公对他们极为看重,凡有罪犯皆交由他们处理。”
嬴政沉吟片刻,道:“解剖死者,终非正道。”
“陛下所言极是。”
李斯继续解释:“动物之体易得,人之体则难寻。刑家昔日在战场上收集**解剖,被发现后遭驱逐,便与山贼勾结,山贼劫财,他们取尸。百家学宫成立后,景公亲自寻得他们,邀其为帝国刑手。”
嬴政点头:“既是景纯之意,想必对帝国有益,便依他吧。”
“遵命!”
李斯行礼,心中暗叹皇帝对高景的信任之深。
皇帝巡游队伍沿渠而下,前往九原郡。
所过之处,血腥弥漫。
每至一县一乡,凡有贪赃枉法、夺民之田者,皆被处死,家族贬为修陵劳役。
嬴政不顾后续治理之困,自有咸阳命令频发,提拔底层官吏填补空缺,学宫学子亦纷纷入仕,一切井然有序。
提拔官员无需调查,事后却皆证明作风优良、治民有方。
故嬴政所至,县乡非但未乱,反迅速安定。
而未至之地,则有小乱生,但很快被缉捕司平息。
嬴政队伍渐近,死亡阴影迫近,必有铤而走险者。
咸阳城中,亦弥漫着紧张气息。
嬴政传令咸阳,交予扶苏:“百官只顾私利,不顾百姓,当以剑斩之!欲壑难填者,斩;抗命不遵者,杀!”
高景阅后问:“陛下近日在读《孟子》?”
扶苏笑答:“老师慧眼如炬。”
“以民为本,孟子之言也。”
高景若有所思,笑道:“陛下胸怀,令人钦佩。”
朱元璋亦曾研读《孟子》,他的反应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