赀徒虽有薪资,却需尽数归还官府,待遇并不可观。刑徒、俘虏乃国家或私产,亡故则为损失,而赀徒之死,则无足轻重。
历史上,修陵筑城,赀徒之亡远多于刑徒、俘虏。
泾阳望族,几近灭绝。消息传开,咸阳亦笼罩紧张氛围。
密报频传至扶苏、高景处,言官员间暗通款曲。
朝中官员多为前秦旧臣,各为其家族利益代言。
嬴政此举,岂能不令他们惶恐?
亦使他们清醒认识到,今非昔比,乃汉非秦!
某府邸内,众人焦虑围坐。
“我等该如何是好?”
“他们太过嚣张,竟为几亩薄田而**?难道忘却秦法之严苛?”
“秦法何在?今法令宽松,人心懈怠。”
“确实,秦国已逝,法令松弛,而他们仍自诩秦朝功臣……”
“高景随意的一步棋,如今竟派上了用场!”
“从秦到汉的变革,谁能预见其深远影响?”
“扶苏公子拒绝了恢复秦号的提议,后续如何应对?”
“皇帝此举对我们老秦人不公,我们为统一付出了多少牺牲……”
“小心言语!”
“过往功勋已有封赏,我们不应心生怨怼。”
“可这天下是老秦人打拼而来,皇帝坐拥天下,多赏我们几亩田地又算得了什么?”
“宗室那边态度如何?”
“宗室如今富足,与高景同心,怎会顾及我们?”
“景公的谋略,令人钦佩。”
“他高景再强,难道能与所有老秦人为敌?”
“想来高景早知此事,却隐忍不发,任由皇帝出巡处理……”
“高景不敢与老秦人为敌,但皇帝敢……老秦人还能违抗皇命吗?”
“灭族之令出自皇帝,与高景何干?”
“……”
众人议论,却束手无策。
终于,有人轻声提议:“若能掌控咸阳,或许能让皇帝回心转意……”
无人应答,议论片刻后,话题仿佛从未提起。
但人人心中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