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没有旁白,只有字幕:“每一句‘早安’,我们都听了137遍,只为不错过一个音节。”
配乐是轻柔的钢琴曲,最后定格在孩子录音的那一刻——屏幕上的波形突然变得平稳,像终于平静的海面。
视频发布后三小时,一名听障博主转发:“这是我听过最温柔的科技。”评论区瞬间炸开。
“我妈妈听不清我说话,但我可以让她听见我爱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我爸中风后说话含糊,你们的功能让他重新被听懂。”
“你们不是做语音识别,是在做情感翻译。”
#听见相信#悄然登上本地热搜第九位。
深夜,公司顶层。
顾逸尘独自站在会议室外的走廊,手机屏幕亮着,正是那条“妈妈早安”的音频推文。他指尖在播放键上停留了三秒,终究没有点开,而是长按,截图保存。
照片被他命名为:“第一声。”
第二天上午,洛倾颜刚走进办公室,就听见前台在打电话:“对,是的,已经有二十多家媒体联系我们想做专题报道了……不,目前没有明星代言计划,我们只想讲真实的故事。”
她坐下,打开电脑,邮箱里塞满了用户留言。
有人写道:“我女儿五岁,听不清爸爸的声音。看到你们的视频,我哭了。能不能也给我们一个机会?”
还有人说:“我在养老院工作,老人们总说‘听不清’。你们的技术,能不能帮他们听见儿女的最后一声‘再见’?”
她一条条看完,眼眶微热。
这时,手机震动。
是顾逸尘发来的消息:“今天下午,去见那个孩子。”
她抬头,窗外阳光正好,照在她的钢笔上。水晶泛着粉光,像被阳光吻过的樱花。
她回:“好。带上笔。”
下午两点,公司楼下。
一辆车缓缓停下,王女士牵着孩子走下来。孩子约莫七八岁,戴着助听设备,眼睛亮得像星星。
洛倾颜和顾逸尘迎上去。
孩子抬头,看着顾逸尘,小声问:“你是……让妈妈声音变清楚的人吗?”
顾逸尘蹲下身,与他平视:“是的。但真正让它变清楚的,是你一遍遍说‘早安’的勇气。”
孩子笑了,露出缺了一颗牙的豁口。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画,递给顾逸尘:“我画了你们。”
画上是两个火柴人,站在一座彩虹桥上,桥下写着:“妈妈早安”。
顾逸尘接过画,手指微微发紧。他抬头,看向洛倾颜,眼神里有她从未见过的柔软。
就在这时,洛倾颜包里的笔忽然剧烈震动。
水晶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粉光,像一朵骤然绽放的花。她低头,发现笔尖正对着画纸,光晕在“妈妈早安”四个字上流转不息。
她忽然明白——这不是普通的共鸣。
这是金手指的第一次真正升级。
它不再只是感知情绪,而是在见证某种更深的东西:爱的回声,正在被世界听见。
孩子拉着她的手,仰头问:“姐姐,你们还会做更多让声音变清楚的东西吗?”
洛倾颜蹲下,与他平视,轻声说:“会。因为有人想听,我们就不会停。”
喜欢重生追爱:笔尖撩动白月光请大家收藏:()重生追爱:笔尖撩动白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