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钢厂就不一样了,招生自己说了算,教育局也就招一小部分。而且毕业就能进这5个厂,哪找这美事去呀,这私货夹带可就方便多了,老杨这事能办这么顺利,也离不开教育局内部妥协,他们自己就先乱起来了,不等老杨找借口呢,这帮人就给找好了。。。。
刘光天这两年在他爹皮带的亲切关怀下,学习成绩也是飞起,最后竟然到了班里前十名,熊光明都有心让他上高中以后考大学了,这不是也能好好学习吗,又不是脑子不好使,他这岁数正好赶上个大学尾巴挺好。
刘光天哭的是鼻涕一把泪一把,指着房梁说要是不让他进厂,他就吊死在大门口,然后熊光明亲自给他把绳挂上之后,抱着弟弟熊二等着他上吊,还把美珠跟小灵都喊过来看热闹。
然后刘光天就被尬住了,都忘了哭了,当初说好的安排我进轧钢厂,合着是让我自己考进去,现在又让我上高中考大学。
最后还是老刘过来说好话,易中海、阎埠贵跟着劝了半天,熊光明劲拿够了才答应他进厂。
本来刘光天打算报电工,因为听说什么紧车工,慢钳工,溜溜达达是电工,这可太行了,不累还轻省,平时没事就歇着还没任务指标,关键他喜欢溜达。
他哪里知道他爹的手段,直接在厂里就把他志愿就给改成了钳工,这下可算是又落他爹的魔爪里了。
熊光明都能想到未来三年刘光天的美好生活了。
阎解成中专毕业也分到了大山子的电子厂,当时谁也没说,然后这个老六的高端操作就来了。
他有一个同学学习不咋地,要不是家里有点关系都得被开除。
最后找关系去了广播器材厂(1959年更名为北京电子仪器厂),可这同学的对象分到了大山子,然后这小子就有点愁,谁叫自己学习不好没分进去呢,阎解成不知道怎么了解到这个情况了。
就偷摸找到这个同学,说我可以和你换,但是这个手续你得自己想办法,还得帮我保密。
这个同学家里也是有点能量的,当时分配都是按照成绩来的,这不好搞小动作,但分配完了再和别人换一下勾兑勾兑还是能操作一番的,能去电子厂那可比什么广播器材厂强多了,费了一番功夫正好趁着离校最后两天算是把这事给办妥了,还是通过学校一个管分配的副校长办的。
然后阎解成先去厂里,因为粮油关系还有户口早就迁到学校了,直接拿着《报到证》和《户口迁移证》去报到,申请宿舍铺盖卷一放就回家了。
(工厂人事部门向当地粮食局提交职工名册,申请粮油关系转入,粮食局核发《市镇居民粮食供应转移证明》,职工凭此证在工厂所在地粮站领取粮票购粮本,根据工种确定月粮食定量,由工厂所在地粮站按计划供应。如果是集体户口,职工粮油关系挂靠单位统一管理。)
阎解成到了家里就点菜,豪横的不像话,不过就是记账呗,多大点事,反正他也不打算还,吃饱喝足后直接就找阎埠贵借100块钱。
阎埠贵肯定不能直接答应,问他借钱干嘛,阎解成吹牛不打草稿,说是为了跑关系,给劳资科的科长送送礼,到时候直接就能评22级,工资一个月56块钱,算是补助能到60,要是多加加班,一个月奔70去了!到时候一个月还他40,用不了几年就能把欠他的钱都还上。
阎埠贵也不想想大学生才评21级,阎解成一个中专生够的上22级吗,最高才24级,可是阎埠贵被巨大的利益彻底蒙蔽了,一听一个月能还40呢?!
接着跟阎解成讨价还价,一个月得还他50块钱,因为结婚时候还得花钱,当然了这个钱是不用还的,老子给儿子花钱娶媳妇天经地义!
阎解成据理力争,俩人掰持了最少半个多钟头,最后答应给46块7,家里吃饭不给他算钱了。
不过平常的粮油票、逢年过节发的东西都得拿家里来不能偷偷卖了,这才从亲爹那里借来钱。
闫解成早就给亲爹脾气秉性琢磨透了,他要答应这么快肯定得被怀疑,讨价还价的过程必不可少,自己越觉得亏得慌,他爹才越得意。
阎埠贵哪里知道这波阎解成在大气层,第二天睡醒的阎解成,趁着院里大妈组团去买菜功夫,来了个卷包会,自己衣服零零散散的早就收拾走了,直接顺了家里一个暖壶,一个煤球炉子,外带两个小锅一个烧水壶,裤兜里还揣了两瓶他爹珍藏的好酒。
实在拿不了了,要不盘子碗他都得拾掇几个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