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 > 第239章 决定开恩科焦炭炼钢成功(第1页)

第239章 决定开恩科焦炭炼钢成功(第1页)

紫宸殿的檀香已燃至尽头,最后一缕青烟在鎏金铜炉口打了个旋,终究被穿堂风卷得无影无踪。

赵翊捏着奏折的指节泛白,案上堆叠的文书墨迹未干,尽是些“经义辩难”“礼制损益”的陈词滥调。

他猛地将奏折拍在案上,瓷砚里的墨汁溅出几滴,在明黄案布上洇开如乌云。

“够了。”他低声自语,声音里带着压抑已久的烦躁。

窗外的蝉鸣聒噪不休,正如满朝那些皓首穷经的儒臣,翻来覆去不过是“祖宗之法不可变”的老调。

“传旨。”他忽然转身,目光扫过侍立一旁的内侍省都知,声音斩钉截铁。

内侍刚要躬身领命,却被赵翊叫住:“等等。”他踱了两步,龙袍的下摆扫过冰凉的金砖,“旨意不必细说,只说朕决定下个月8八月一日开恩科,科目……不止经史子集。”

“陛下,”内侍愣了愣,小心翼翼地问,“那还考什么?”

“算学、农学、兵法、商律,”赵翊一字一顿,目光如炬,“凡是有一技之长者,不问出身,皆可应试。”

内侍惊得差点咬到舌头。自隋唐开科取士,哪有科举考这些“奇技淫巧”的?可看陛下的神情,分明不是戏言。他不敢多问,匆匆退了出去。

殿内复归寂静,赵翊却觉得胸中那团火越烧越旺。

他想起上个月巡北上时,亲眼见着农户因不懂改良农具,一亩地累死累活也收不上三石粮;

想起以前边关奏报,说金军的铁浮屠来去如风,宋军的步人甲根本抵挡不住;

更想起市舶司的文书里写着,广州商船在三佛齐海域遇台风,二十艘船只回来三艘,满船丝绸瓷器沉入海底,连带着几百条人命。

这些事,那些整天在朝堂上引经据典的儒臣们懂吗?他们只会争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却看不见江南水患时百姓卖儿鬻女,看不见北方流民在寒风里冻毙街头。

“朕要的不是只会空谈的儒臣。”

赵翊走到殿门口,亲手推开那扇沉重的朱漆大门。

七月的热浪扑面而来,带着宫外市井的喧嚣和阳光的灼人温度,却让他灵台一清。

他望着宫墙外那片灰蒙蒙的天空,像是对着整个大宋的未来起誓,“不能一心只读圣贤书,却在京城风花雪月;

不能吟诗作对样样精通,却不愿意去外地埋头苦干。

朕要的是能实实在在治理地方的能吏——南疆要守,北方要治,金国故地要安抚,这些都不是靠派系争斗能成的!”

风卷着他的声音掠过丹陛,阶下的禁卫军侍卫听得一清二楚,却都垂首肃立,不敢有丝毫异动。

他们知道,这位年轻的陛下,自登基以来就和那些老臣不一样。

他会亲自去军营看士兵操练,会蹲在田埂上问老农收成,甚至会拿着一本谁也看不懂的“格物书”,在御花园里摆弄些瓶瓶罐罐。

就在这时,一个内侍气喘吁吁地跑过来,手里举着一封火漆封口的密信,黄色的绸缎封套上,印着一个烫金的“研”字。

赵翊的心猛地一跳。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