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开局火种协定,但我能无限召唤 > 第890章 符中魂(第1页)

第890章 符中魂(第1页)

漳水北岸的烽火台燃了第七日。

陈墨站在枯树上,望着被秦军铁蹄踏碎的赵国边境。幽蓝,那是感知到"执念源"的征兆——三十里外的邺城,藏着信陵君急需的兵符。可这兵符不是藏在铜匣里,而是锁在邺城祖祠的青铜鼎中,鼎身刻满"赵氏血脉不得出"的血誓,连秦军都不敢强夺。

陈墨摸出骨笛,轻轻敲了敲地面。泥土里渗出暗红的雾气,凝成半透明的身影——是邺城守将的亲兵,三天前战死在漳水河畔。块断剑,剑身上刻着"护主"二字。

如姬深吸一口气,接过骨笛。笛声响起时,漳水突然翻涌。陈墨看见,水面浮起无数半透明的身影:穿玄甲的士兵、披头散发的妇人、抱着婴儿的母亲,他们的面容都是赵国百姓的模样。最前排的老卒冲他点头,指尖指向邺城祖祠的方向。

邺城祖祠的青铜门半开着。陈墨跟着如姬摸进去时,闻到浓重的血腥味——不是新伤的血,是陈了几百年的怨血,凝结成暗红色的痂,覆盖在鼎身的每一道纹路里。

如姬抽出信陵君的虎符令,按在鼎盖上。虎符令突然发出金光,九条锁链同时震颤。陈墨看见,锁链上的玉珏开始渗血,血珠滴在地上,竟凝成"叛国弑君"等字样。

他吹响骨笛,短促的音节里,七十二具"血魂傀儡"从地底钻出。这些傀儡是用邺城战死的赵军骸骨合成,皮肤下渗着幽蓝的磷火,能免疫血誓咒文。为首的傀儡举起骨刀,砍向第一条锁链——锁链应声而断,却没有触发反噬,反而发出清脆的响。

如姬似懂非懂。她伸手触碰第二条锁链,锁链突然化作光,钻进她的掌心。陈墨看见,她的瞳孔里泛起金光,那是被唤醒的"护赵执念"。

当第九条锁链断开时,青铜鼎发出轰鸣。陈墨抬头,看见鼎中漂浮的不是兵符,是团金色的光。光里隐约能看见四十万赵军的身影,他们举着断剑,喊着"杀秦"的口号,却没有怨恨,只有未竟的执念。

金光突然凝聚成虎符。,是金的,刻着"赵"字,比寻常虎符大了三倍。符突然开口:"持符者,需以魂为誓。"

虎符发出强光,钻进如姬的掌心。她的伤口开始愈合,连手腕的旧疤都淡了。陈墨这才发现,如姬的魂魄里多了团金光——正是刚才的"护赵执念"。

远处传来马蹄声。陈墨看见,秦军主帅王龁骑着黑马冲在最前,身后跟着三千血魂军,他们的皮肤泛着青黑,眼眶里跳动着幽蓝火焰——这是用赵国降卒的执念养的"死士"。

如姬握紧虎符,金光从她掌心溢出,形成护盾。陈墨吹响骨笛,七十二具血魂傀儡冲上前,骨刀砍在死士身上,竟像砍在棉花上——这些死士的执念是"杀赵",普通亡灵根本破不了。

他抽出腰间的骨笛,用尽全力吹响长调。这调子不是亡灵的嘶吼,是邺城百姓的哭嚎、士兵的呐喊、母亲的呼唤,是所有未竟的执念凝成的"魂曲"。血魂军的死士们突然僵住,他们的瞳孔里闪过挣扎,接着,青黑的皮肤开始剥落,露出底下鲜活的血肉——原来他们本是赵国的百姓,被秦军用邪术强行变成了死士。

第一个死士跪了下来。他撕开脸上的青黑面具,露出张年轻的脸——是三天前陈墨在易水河救的那个七岁女孩的哥哥。他哭着抱住身边的战友,两人的面具同时碎裂,露出底下同样年轻的脸。

王龁的脸色变了。缠住。这些曾经的百姓没有武器,却用牙齿、用指甲、用血肉之躯,将他拖下了马。

陈墨走到王龁面前,骨笛抵住他的咽喉:"回去告诉秦王,赵国的执念,比他的百万大军更锋利。"

王龁颤抖着点头。滚带爬地逃走了,留下三千"死士"——不,是三千重新活过来的赵国人。

晨光升起时,邺城的百姓从四面八方涌来。他们跪在地上,哭着感谢如姬和陈墨。陈墨却望着手中的骨笛——笛身上多了道金色的纹路,那是赵国执念留下的印记。

虎符在半空划出金色弧光,落在最前排的老卒手里。,人群立刻响应,喊声响彻云霄。

陈墨转身走向漳水。风卷着晨雾掠过,他听见身后传来如姬的声音:"合成师,下次若有危难"

他摸了摸怀中的骨笛,笛声轻响,像是无数人在说:"谢谢。"

晨雾中,他看见漳水河畔长出了野花——是白色的,像信陵的守诺花,像易水的糖纸花。这些花扎根在焦土上,开得格外茂盛。

陈墨笑了。他知道,真正的兵符从来不是金属,是人心;真正的救赎从来不是杀戮,是让执念找到回家的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