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砚闻了一下,有股淡淡的卤香,掰开一角,外壳烘地微微焦干,里边还是白色的,略微偏黄,豆腐看着依旧细腻。
他尝了一口,口感嚼起来有点弹牙,卤香颇为浓郁,豆香颇为突出,咽下之后,馀味微甜。
这豆干确实不错。
就是这卤水吧
和他奶奶的那一锅老卤相比,还是差了点意思。
但单从豆干的口感而言,已经做得相当有水准。
【相当不错】的鉴定结果,比起腐竹差了一级,应该就是卤水上的不足了。
不过豆干也不是非得要成品,周砚看着茅屋里空置的六个竹筛,琢磨了一下,一手拿着腐竹,咬着豆干转身进了堂屋。
表姐妹俩忆苦思甜,倒是聊的颇为开心。
周砚也不知道老太太从哪变出了一瓶酒,已经和孙老太喝上了,一口猪头肉,一口酒,那叫一个豪爽。
全然看不到先前站在门口,佝偻着腰,一脸苦瓜相的老太太模样。
等两人把杯子里的二两酒喝完,周砚这才拿着腐竹和豆干上前,看着孙老太道:“姨婆,你这个腐竹和豆干怎么卖呢?我准备卤素菜,看到你这腐竹好得很,我想找你订货。”
“腐竹我一般卖的八毛钱一斤。”孙老太看着周砚手里的腐竹,笑着说道:“你要的话,就算六毛钱一斤嘛。”
“就八毛,少一分我都不要。”周砚摇头,态度坚决。
腐竹产量太低了,而且做法特别麻烦,这便宜周砚可不能占。
“两斤豆子才出一斤腐竹,做起来麻烦得很,守着锅一天也做不了好多,勾着腰酸背痛的,八毛不算贵。”老太太也是开口,笑着道:“你姨婆这腐竹和豆干都做的好得很,当年我都是从她这里拿货的。”
周砚有点猜到为何老太太会来饭店绕这一道了,除了看表妹,还带他来进货了,笑着点头:“豆干我想要半成品,你把豆腐切成这个样子,然后帮我烤的表面泛黄微干就要得,我自己拿回去卤和上色。”
“要得,芬芬姐当年也是这样要求的。”孙老太点头。
就这样,周砚把孙老太家里的腐竹给买空了,量不多,五斤,但装了一大袋。
半成品豆干预定的每天要三斤,后天早上开始让来福背到豆腐摊,周砚自己去拿,给他算的价格是四毛钱一斤。
豆腐烘烤之后缩水一半多,这价格不算贵。
不过周砚也是有要求的,送他店里的东西,必须孙老太亲自把关,质量要有保证。
“你们慢慢走哦,下回又来。”孙老太站在堂屋门口,冲着两人摆手,手里攥着钱,眼框里闪着泪花,眼睛比来时明亮了几分。
“要得,你好好的,姐姐过些天又来看你。”老太太伸手摸了摸她的头,跟着周砚转身出门。
来福把两人送出大门,一路跟着自行车到了小路口才停下。
“姨婆做的腐竹和豆干硬是好,我这段时间天天逛菜市场,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的腐竹。”周砚笑着说道:“奶奶,我打算明天开始卖卤素菜,”
老太太笑盈盈道:“卖嘛,腐竹加之豆干,再弄点海带、藕片和土豆,喜欢吃的人多得很,当年我的卤素菜比卤肉销得还要快,娃娃些和女同志都多喜欢吃。”
“你娃娃,也是菩萨心肠,随你老娘。”快到饭店,老太太感慨了一句。
周砚微微一笑道:“这么好的豆腐,就该传下去!一直一直传承下去!”
今天会有加更,不过可能会晚一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