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了没多久,前面出现一条岔路,一条通往左边的山谷,一条通往右边的山坡。赵营长犹豫了一下,不知道该走哪条路。正在这时,一个民团突然指着左边的山谷,声音颤抖:“营、营长,那边好像有光”大家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果然看到左边的山谷里隐隐约约有火光闪烁,还传来模糊的歌声。
赵营长皱起眉头,心里有些发怵,但又不想在手下面前露怯:“怕什么!说不定是附近的村寨,正好去抢点吃的,补充一下体力。”他一挥手,带着队伍往左边的山谷走去,脚步却不由自主地放慢了,警惕地观察着四周。
越往山谷里走,火光越来越亮,歌声也越来越清晰。那歌声听起来很奇怪,像是很多人在哼唱,调子哀怨又诡异,让人头皮发麻。走到山谷入口时,他们看到一片空地上燃起一堆篝火,篝火旁坐着几个穿着破烂衣服的人,正在烤东西吃,看起来像是山里的猎户。
“喂!你们是什么人?”赵营长喊道,握紧了手里的枪。篝火旁的人转过身来,他们的脸被火光映照得忽明忽暗,看起来有些阴森。其中一个老者站起身,脸上布满皱纹,手里拿着一根拐杖:“我们是山里的采药人,天黑了就在这儿歇脚,这位长官有什么事吗?”
赵营长打量着他们,看到他们身上没有武器,才稍微放下心来:“我们是国军,路过这里,想找点吃的,你们有什么吃的吗?”老者笑了笑,露出一口黄牙:“有有有,刚烤好的野猪肉,长官不嫌弃就来尝尝。”他指了指旁边的烤猪肉,肉香飘了过来,让饥肠辘辘的士兵们直流口水。
赵营长让几个士兵过去查看,确认没有危险后才带着队伍走过去。士兵们一拥而上,抢着吃烤猪肉,民团的人也围过来,狼吞虎咽地吃起来。赵营长坐在火堆旁,接过老者递来的水囊,喝了一口水,感觉疲惫减轻了不少。
就在这时,突然刮起一阵阴风,吹得篝火“噼啪”作响,火苗剧烈摇晃起来。周围的温度一下子降了下来,让人感觉浑身发冷。老者的脸在火光下变得狰狞起来,他嘿嘿笑着,声音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长官,这肉好吃吗?这可是用人肉做的啊!”
士兵们吓得“哇”地一声吐了出来,手里的肉掉在地上。赵营长猛地站起来,掏出枪指着老者:“你胡说什么!你们到底是什么人?”老者慢慢抬起头,眼睛里没有瞳孔,全是白色,看起来恐怖极了:“我们是令牌山的冤魂,被你们这些当兵的害死在这里,今天终于等到报仇的机会了”
话音刚落,周围突然响起无数凄厉的惨叫声,那些刚才还在吃烤肉的士兵和民团突然倒在地上,痛苦地抽搐起来,他们的皮肤迅速变得青紫,七窍流血而死。赵营长吓得魂飞魄散,转身就想跑,却发现自己的脚像是被钉在了地上,动弹不得。
老者一步步向他走来,拐杖在地上敲出“笃笃”的声音,每敲一下,地上就冒出一股黑烟。“你也留下吧”老者伸出枯瘦的手,抓向赵营长的脸。赵营长大喊一声,猛地从噩梦中惊醒,发现自己躺在冰冷的地上,周围一片漆黑,刚才的篝火和老者都不见了,只有远处传来几声狼嚎。
他吓得浑身冷汗,连忙爬起来,发现手下的士兵和民团都躺在地上睡着了,睡得很沉,怎么叫都叫不醒。他心里发慌,不知道刚才发生的是梦还是真的,只能强忍着恐惧,摇醒身边的几个士兵,跌跌撞撞地往山谷外跑,连武器都顾不上带了。
他们刚跑出山谷,就听到身后传来一阵诡异的笑声,那笑声像是无数人在同时发笑,听得人头皮发麻。赵营长不敢回头,只顾拼命往前跑,直到跑出森林,看到天边泛起鱼肚白,才敢停下来喘口气。这时他才发现,身边只剩下不到十个士兵,其他人都不知道跑哪儿去了。
赵营长瘫坐在地上,看着身边寥寥无几的残兵,心里充满了恐惧和绝望。他知道自己彻底失败了,不仅损兵折将,还差点丢了性命。他再也不敢留在令牌山附近,带着残兵狼狈地往遵义方向逃去,一路上连停下来休息的勇气都没有,生怕再遇到什么诡异的事情。
令牌山伏击战大获全胜的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黔东根据地,百姓们欢欣鼓舞,奔走相告。冉少波带着队伍押着俘虏、扛着缴获的武器回到根据地时,受到了军民的热烈欢迎。孩子们围着他们唱歌跳舞,百姓们端着热茶和食物,往战士们手里塞,场面热闹非凡。
贺龙和夏曦特意赶来迎接,看到冉少波他们缴获的武器,贺龙高兴地拍着冉少波的肩膀:“好小子!打得漂亮!没想到你不仅会带兵,还会用计谋,真是块打仗的好料子!”冉少波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军长过奖了,这都是弟兄们英勇作战的结果,还有红军指导员的指导。”
夏曦看着缴获的机枪和迫击炮,眼里满是赞许:“少波同志,你们这次不仅保卫了根据地的补给线,还缴获了这么多武器,真是立了大功!回去后要好好总结经验,把这种战术教给其他部队,让大家都学会用脑子打仗。”
李天保也受到了表扬,贺龙看着他身上的伤疤,心疼地说:“天保兄弟,这次辛苦了,好好养伤。以后打仗要注意安全,你可是咱们的得力干将,不能有任何闪失。”李天保嘿嘿笑着,摸了摸头上的伤疤:“军长放心,这点伤不算啥,只要能打胜仗,再多几道疤也愿意!”
晚上,根据地举行了盛大的庆祝晚会。百姓们在空地上燃起篝火,红军战士和神兵们围着篝火唱歌跳舞。冉少波被大家推到中间,他有些不好意思,犹豫了一下,还是唱起了红军的歌谣:“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他的声音虽然不算洪亮,却带着一股坚定的力量,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大家跟着一起唱起来,歌声在山谷中回荡,驱散了夜晚的寒冷,也驱散了战争带来的阴霾。
李天保拉着几个神兵跳起了家乡的舞蹈,他们围着篝火转圈,脚步轻快,脸上洋溢着胜利的喜悦。旁边的红军战士看得兴起,也加入进来,虽然动作不太标准,却学得有模有样,引得大家哈哈大笑。百姓们则拿出家里最好的食物,有烤红薯、煮玉米,还有自己酿的米酒,热情地分给战士们。
冉隆文拿着一个笔记本,正在记录着什么。他看到这热闹的场面,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少波,你看,这就是军民一心。只要咱们团结起来,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打不败的敌人。”冉少波点点头,看着眼前欢乐的人群,心里感慨万千。他想起刚改编时,有些神兵还不适应红军的纪律,对革命的意义也不太理解,而现在,他们已经真正融入了这个集体,成为了为百姓而战的革命战士。
晚会进行到一半,贺龙站起身,示意大家安静。他清了清嗓子,声音洪亮地说:“同志们,乡亲们!令牌山伏击战的胜利,不仅保卫了我们的补给线,更证明了咱们黔东军民的力量!只要我们团结一心,跟着红军走,就一定能打跑反动派,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的新中国!”
台下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大家挥舞着手臂,高喊着:“跟着红军走!打倒反动派!”声音震耳欲聋,在山谷中久久回荡。贺龙等掌声平息后,继续说道:“这次战斗中,冉少波同志指挥有方,李天保同志和神兵兄弟们英勇作战,还有红军战士们的密切配合,才取得了这么大的胜利。我决定,给冉少波同志记大功一次,给李天保同志和参战的神兵、红军战士们都记功!”
又是一阵热烈的掌声,冉少波和李天保走上前,向贺龙敬了个不太标准的军礼,眼里闪着激动的泪光。冉少波说:“谢谢军长!谢谢组织!这功劳不是我一个人的,是大家的!没有红军的指导,没有百姓的支持,我们不可能取得胜利。”李天保也激动地说:“我们神兵以前只会蛮干,是红军教我们战术,让我们知道为什么而战。以后我们一定跟着红军,好好打仗,为穷人打天下!”
晚会在欢乐的气氛中结束,大家依依不舍地散去。冉少波躺在床上,却没有丝毫睡意。他看着窗外的月光,想起了那些在战斗中牺牲的弟兄,心里一阵难过。但他知道,他们的牺牲是值得的,他们用生命换来了根据地的安全,换来了百姓的安宁。
第二天一早,冉少波就召集神兵和红军战士,开始总结这次战斗的经验。他把大家分成几个小组,让每个人都谈谈自己的看法和体会。有的战士说这次伏击的位置选得好,有的说诱敌的战术很成功,还有的说手榴弹和滚石的配合很关键。冉少波认真地听着,把大家的意见都记在笔记本上,准备整理成战术手册,教给其他部队。
李天保也在总结经验,他说:“以前我们总以为喝了神水就刀枪不入,打仗只知道往前冲,结果死伤惨重。这次跟着少波哥学战术,躲在山上往下打,既安全又能打胜仗,看来迷信真的没用,还是红军的办法管用。”其他神兵也纷纷点头,说以后要多学战术,少信神符。
冉隆文看着大家的转变,心里很高兴。他说:“同志们,你们能有这样的认识,说明你们真正成长了。革命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和战术。我们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才能适应复杂的战斗环境,取得更多的胜利。”
接下来的几天,根据地一片忙碌。战士们忙着擦拭武器、训练战术,百姓们则忙着耕种土地、支援前线。令牌山伏击战的胜利,让大家对革命充满了信心,相信在红军的领导下,一定能打败反动派,建立一个美好的家园。
冉少波也没闲着,他带着队伍在根据地周围巡逻,防止敌人再次来犯。他还经常去百姓家里走访,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帮他们解决困难。百姓们都很喜欢他,说他不仅会打仗,还关心百姓,是个好领导。
有一天,冉少波在巡逻时,遇到了一个放羊的老人。老人拉着他的手,激动地说:“冉长官,你们真是我们的救星啊!以前国军和民团经常来抢东西,我们日子过得苦不堪言。自从红军来了,打跑了反动派,我们才能安安稳稳地过日子。这次令牌山打了大胜仗,我们心里更踏实了,相信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冉少波握着老人的手,认真地说:“大爷,您放心,我们红军一定会保护好大家,让大家过上好日子。但革命还没成功,我们还需要大家的支持,只要我们军民一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老人连连点头,说:“我们一定支持红军,要人有人,要粮有粮,绝不含糊!”
时间一天天过去,黔东根据地在红军和百姓的共同努力下,越来越巩固。冉少波和他的队伍也越来越强大,他们不仅保卫着根据地的安全,还经常主动出击,打击周边的反动派,扩大根据地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