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衙后院,烛影摇红。
知府夫人贴身丫鬟悄悄来报。
说今日来的钦差大人,竟是大齐朝最年轻的少卿,年纪不到三十,却已官居正四品,掌管刑狱要务,权势非同小可。
夫人一听,心思立刻活络起来。
“老爷,这位楚大人,真像外面传的那样,人品端正,风度翩翩?”
她抬眼望着丈夫,语气看似随意,实则暗含试探。
她膝下有个女儿,名唤雪儿,年方十八,早已到了说亲的年纪。
眼下见来的是个年轻有为、前途无量的官员,自然免不了动点心思。
知府刚从酒席上回来,脸颊泛着酒意,但头脑尚算清醒。
听见夫人问起楚翊,连连点头道:“外头传的还太含蓄了!依我看,这人比传闻更出色!行事稳重,谈吐不凡,眼光锐利,绝非寻常后生可比。”
夫人一听,脸上掩不住笑意追问道:“那他成亲了吗?”
知府闻言,目光略带狐疑地打量了妻子一眼。
“你问这个干啥?莫不是又打什么主意?”
“咱们雪儿也不小了”
夫人轻声说道。
知府毫不留情地打断道:“打消这念头吧,楚少卿早就娶妻了,这事我清楚得很。
夫人一怔:“去年他回京述职,不是还说没娶亲吗?怎么这短短一年,就成家了?”
知府压低声音:“那是去年了。前几个月,楚大人突然高烧不退,病得十分厉害,连续几天昏迷不醒。大夫也束手无策,便请了高僧占卜,说是需‘冲喜’化解。于是家里人便匆匆忙忙给他娶了个姑娘回来,当天成礼,第二天他便退了烧,人也渐渐好了。”
他没说得太细。
夫人听完,忍不住叹了口气。
“可惜了这么好的青年才俊,竟已名花有主。”
这事夫妻俩谁也没再提,也没往深处想。
可他们没想到,就在第二天,自家闺女雪儿因来府衙给父亲送绣鞋,恰好与迎面走来的楚翊打了个照面。
楚翊一袭墨青官袍,玉带束腰,眉目清朗,身姿挺拔。
雪儿只看了一眼,心跳便猛地漏了一拍。
打听了半天,原来他是朝廷派来的钦差大人,还是大理寺的少卿。
小姐听完,心跳加速,心里早已认定了他,立刻转身就跑去找母亲。
“娘,我我非他不嫁。”
知府夫人正端着茶盏喝茶,差点没把杯子摔了。
她腾地站起身,声音又急又恼。
“你这孩子,真是胡闹!哪有姑娘家自己开口说要嫁人的?再说了,那楚少卿可是早有正妻的,你知不知道?难不成你要抛头露面,去给人家做小妾不成?你让咱们知府府的脸往哪儿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