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科举:寒门毒士 > 第220章 生产力低下其实是个伪命题(第1页)

第220章 生产力低下其实是个伪命题(第1页)

“我们脚下这片土地真正属于我们,我们以后应该好好建设它。”苏文点点头,“当然,小婿要严正向祖父岳丈说明一件事情。”

“翼州府不只属于苏家和冯家,同时还属于八大豪商、乃至所有商贾。”

“之前的八大豪商,他们地位低下受人歧视,连穿衣吃饭都有限制。而在翼州府他们翻身了,他们不再被歧视不再受任何限制,不再看别人脸色,不再唯唯诺诺,不再担心动不动就别抄家。他们能够挺首腰杆做人,安安稳稳的赚银子。”

“我想他们现在,也有当家做主的感觉。”

“嗯!”冯良才重重的点头,“他们必然是这种感觉。”

“此外,翼州府,还属于全体翼州百姓。”苏文看向远方,“我要让翼州所有百姓,都过上好日子。老有所养幼有所养,每个人都有房子住,每个人都能吃饱穿暖。”

“让他们所有人,都有是这片土地主人的感觉。”

“一块土地如果只属于一两个、几个家族,士绅阶层,迟早要完蛋。历代王朝就是只属于皇室家族和士绅贵族阶层,不属于百姓。”

“只有当它属于全体百姓的时候,才能天长地久。历代王朝寿数不到三百年,但我要让翼州的繁荣昌盛,持续千年万年。”

“苏家和冯家虽然是翼州之主,但苏家冯家不靠压榨百姓赚钱,而是靠贸易往来赚钱。”

“翼州要靠商业贸易养活所有人,让所有人都富裕。”

“翼州要靠贸易往来赚钱,靠贸易让所有人富裕?”冯良才虽然是一条老狐狸,智商高绝,但其目光还是有很大局限性,“锦绣,恕老夫首言。商贾不事生产,不种地种粮,其性奸诈,囤积居奇。他们的商贾行为无法增加粮食,如何能让翼州所有人都富裕?”

按照冯良才的想法,冯家和苏家掌控翼州之后,依然要打压商人的,免得给翼州带来祸患。

商人不劳作不耕种却能赚取大量银子,是祸乱之源。

他以为苏文之前拉拢八大豪商,是在用阴谋诡计,等用完他们之后就卸磨杀驴。没想到苏文根本不是在用阴谋诡计,而是来真的。

他是真正要重用商人,还要依靠商人发展翼州。

“祖父岳丈,请容许我细细给你讲来。”苏文觉得应该把商业的好处给他讲清楚,“从古至今,王朝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生产力低下的问题。”

“生产力低下就是粮食产量低,手工生产物资效率低等等。”

“虽然贸易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产力低下的问题,但可以通过商品流动,优化资源配置,最大程度上缓解这一根本问题。”

“举个例子。”

“齐地到处都是盐场,但缺少粮食。而关中地区粮食大熟,缺少盐。如果没有商人,便会出现齐地的盐烂在海滩,百姓啃树皮,而关中粮食吃不完,却因缺少食盐,百姓西肢无力,牲畜消瘦,耕田效率下降的局面。”

“反之,如果鼓励商贸。”

“商人在齐地一石盐换一斗粮,运到关中。再从关中低价购买粮食,高价卖到齐地。”

“这样,两个地方都获得了自己需要的物资,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如果一切物资由朝廷配置,不但避免不了其中的舞弊,还效率低下,规模不足。”

“商人虽然因此获得巨大利润,但他们盘活了全局。”

“嗯。”冯良才点点头,好像听懂了一些。

“大梁王朝虽然生产力低下,但还是有关中、中原、江南三大产粮地。如果将其资源优化配置,养活更多的人不成问题。”苏文继续道,“也就是说,历朝历代的饥荒,其实并非生产力低下导致,而是资源配置方面出了问题。

古代生产力低下导致饿死人,其实是个伪命题。

就连在生产力最落后的原始社会,都没有像古代王朝饿死那么多人。

苏文前世认真研究过古代饥荒的原因。

人类研究学证实,原始部落,人类饿死的几率极低。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考察的特罗布里恩德岛民,通过库拉圈贸易共享食物,从未出现群体饿死事件。

明清崇祯时期出现大饥荒,仅西陕一省就饿死两百万人。

而同时期的江南粮仓,粮食积压发霉。

宋朝,占城稻普及后,江南亩产三百斤,理论上可以养活一亿人。

明朝,郑芝龙从越南暹罗运粮食,粮价是内地的三分之一,证明海外粮食充足。

然而真实的历史却是,北方出现人相食的时候,江南富商以粮食酿酒取乐。

古代的粮食产量完全可以养活庞大的人口,却时常出现人相食,易子而食,饿殍遍野惨绝人寰、苍天落泪的人间惨剧。不是无粮,而是无路。

“饥荒的本质并非产量不足,而是流动的瘫痪。”苏文做出总结,

“饿殍遍野非不能也,实不为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