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明白了。”冯良才虽然眼界停留在古代,但智商比较高。苏文这个通俗的例子给他一讲,他立刻就明白了商贾的作用。
商贾就是王朝的命脉,把多余变成救命,将死水变成活水。
“此外。贸易往来,百姓不再饿肚子了,便能催生生产力的进步。曲辕犁的发明筒车的发明,都是在百姓吃饱了之后出现的灵光一闪。”苏文继续道,“当人类的胃袋不再灼烧的时候,才能仰望星空。”
同样,这也是历史证明了的事实。
是大航海、是商业崛起,催生工业革命!
商业是生产力崛起的源动力。
“再来一个简单的比喻,一个池子,如果没有商人就是一潭死水,死水时间长了会变臭。而商人则是如同一只大手,虽然不能增加水量,但能搅动水池,把死水变成活水,随着活水的翻涌浮游生物营养物质被翻出来,里面的鱼虾得以更好生存。”
“对外贸易就是把其他水池的水引进来,自己水池的水流出去。古人云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新挖水道等于丝绸之路,外来营养的进入等于占城稻、红薯的引进。
“这很难理解吗?”苏文想问,商人的作用?
“贤婿目光之睿,眼界之广阔,令老夫望尘莫及。”冯良才明显是被苏文的话触动了,“可以说,贤婿的眼界超过天下所有人,甚至可称当世第一!”
苏文的眼光和眼界站在巨人肩上,当然不是古代的人能比。
前世网络上到处都是对历史的深刻解读,世界新闻随处可见。
“之前所有王朝都在讲以民为本,但他们从未做到过。”冯良才继续道,“只有在翼州这片土地上,才能真正实现让百姓富足。因为贤婿另辟蹊径,用商业养活大家,而不是靠压榨。”
“贤婿的对百姓的仁不是小仁而是大仁,让老夫由衷敬佩。”
“为了帮助贤婿完成让翼州百姓都富足的宏图大业,老夫愿意为此鞠躬尽瘁。”
冯良才的一生可谓是一波三折。刚刚考中举人的时候,他也和所有初出茅庐的读书人一样,满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热血。后来到了王朝的大染缸里,他把自己变成了自己最讨厌的那种人,吸食民脂民膏,各种阴谋算计大臣算计皇帝,当了一名牛逼的权臣。
没想到临老了都快入土了,遇到了苏文,被苏文点燃了为民造福的火。
苏文,让他尘封了五十年的修身齐家的理念,再度满血复活。
正如人生的三重境界一样。
一开始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接着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到了最后又回归到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了。
“我这么做当然不止是为了百姓,还为了我们苏家和冯家做长远打算。百姓生活富足了,基本盘稳了,不会像之前王朝那样两三百年就垮掉,千秋万代幸福。”苏文道,“而我们苏家和冯家,也会在优良的环境下,千秋万代兴盛。”
“其他家族为了保持兴旺发达,靠的是权谋、算计、压榨。”
“而冯家和苏家兴旺发达,靠的是与百姓共生。”
“嗯。冯家和苏家也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才能永久兴旺。”冯良才重重点头,“贤婿把家族的兴盛和百姓的幸福绑在一起,实是大智慧。”
皇室家族算是天下第一富贵了吧,但那又如何呢?
皇室家族背离百姓骑在百姓头顶,两三百年后王朝崩溃,皇室子孙的下场无比凄凉,甚至首接被杀光。前面几个皇室的最终下场,都是例证。
而按照苏文的规划走,苏冯两家兴盛的时间绝对比皇室长,甚至永久兴盛。
“此外,贤婿立刻拿下翼州的果断,也令老夫敬佩。”
“我用武力拿下翼州,那是是因为”苏文顿了顿,“我们想要改造这个世界,就必须先把世界,掌握在自己手里。”
“主公。”就在此时,一名家丁过来禀报,“一名自称玄元子的道人,请求面见主公。”
“太好了!”苏文难掩心中的喜悦,“这是瞌睡来了有人送枕头。”
“玄元子道长在哪里?我得亲自去迎接。”
“主公请随我来!”
亲自迎接?一个道士值得你如此兴奋吗?以冯良才的眼界,很显然还理解不了玄元子对翼州的意义,或者说他只是隐约知道一点点。
“道门中人不事生产,对翼州的发展真的有那么重要吗?”他心中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