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全族!供我科举 > 第160章 回小院(第1页)

第160章 回小院(第1页)

秦茂才愣住了,看着儿子眼中那份不同于自己的光亮,一时竟不知该说什么。是怒其不争?还是感到一丝欣慰?

秦思齐静静地看着秦明文,心中并无太多意外。在府衙那段日子,他看多了胥吏们的嘴脸,深知那看似安稳的饭碗下,藏着多少腌臜与无奈。秦明文那份对酒楼琐事的热情和专注,或许才是他真正的路。强扭的瓜不甜,硬塞进衙门,未必是福。

“茂才叔,”秦思齐开口,打破了沉默,“明文有自己的想法,这是好事。他喜欢酒楼,愿意用心学,肯吃苦,将来未必不能把秦记酒楼经营得更好。强求他去衙门,他做得不开心,也未必能做好。既然他不愿,这名额,就算了。”

秦茂才长长叹了口气,看着儿子倔强的脸,最终还是无奈地摆摆手:“罢了罢了!儿大不由爹!你有主意了,爹还能说啥?把酒楼管好了,也算给我争气!”话虽如此,语气里终究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失落和对那唾手可得铁饭碗的不舍。

“爹!我一定好好学!”秦明文如蒙大赦,脸上绽开笑容,用力点头。

秦母在一旁打圆场:“好了好了,孩子有志气是好事。这酒楼是咱们秦家的根基,明文能扛起来,也是大好事!茂才,你该高兴才是!”

气氛重新缓和。秦思齐接着道:“既然明文不要这名额,我打算把这三个名额,都送回白湖村老家去。两个名额给大伯家,还有一个名额看村长抉择。”

秦母接过话道:“齐儿,你做得对!是该想着族里!咱们在外头,总归是根在老家!”

晚饭在复杂而温暖的情绪中结束。夜色己深,寒风渐起。秦思齐和秦母决定当夜就搬回城南小院。

秦茂才父子说什么也要帮忙。秦明文手脚麻利地套好了自家运货的驴车。要搬的东西其实不多:主要是秦思齐积的书籍、笔墨纸砚,还有一些秦茂才给的米粮、腊肉、咸菜等吃食,足够母子俩吃上一阵子。

“茂才叔,明文,这些日子叨扰了。这点银子,您务必收下,算是我和娘的一点心意。”秦思齐拿出一个装着几两散碎银子的荷包,递给秦茂才。他知道首接给大额银票对方肯定不会收。

果然,秦茂才像被烫到一样,连连推拒:“思齐!你这是打我的脸啊!把钱收起来,你要是再提钱,我可真生气了!”秦茂才越说脸上越是气氛。

秦明文也在一旁帮腔:“思齐,你这是见外了!以后酒楼有啥事,我都不敢去找你了,你这样让我父亲心寒了不是?”

秦思齐看着父子俩真诚而执拗的脸,知道再推让下去反倒生分,只得将银子收回,心中暖流涌动,只能将恩情记住心里。

“哎!这才对嘛!”秦茂才这才露出笑容。

驴车在清冷的月光和稀疏的星光下,驶过寂静的街道。秦明文在前头小心地牵着驴,秦茂才和秦思齐一左一右护在车旁,秦母裹着厚厚的棉袄坐在堆叠的箱笼上。偶有巡逻的兵丁经过,看到驴车和车上老小,也只是例行公事地瞥一眼,便继续前行。

秦茂才絮絮叨叨地叮嘱着:“小院那边久不住人,被褥都晒过没?门窗可关严实了?明日我再让伙计送些柴禾过去…”

秦母笑着应着:“都弄好了,你就放心吧。”

秦思齐感受着这寒夜中流淌的温情,看着母亲安详的侧脸,听着秦茂才父子朴实的关心,心中那份府衙带来的冰冷与世故,被一点点融化。这才是真实的生活,有烟火气,有人情味,有踏实的依靠。

小院果然如秦母所说,打扫得干干净净。虽然家具陈旧,但窗明几净。秦明文帮着把箱子搬进堂屋,秦茂才又帮着把火炉子生旺,添足了水,这才在秦母和秦思齐的再三催促下,带着儿子一步三回头地告辞离去。

送走秦家父子,关上院门,小院里只剩下母子二人。一种久违的、彻底的安宁感弥漫开来。

“娘,您累了一天,早点歇息吧。”秦思齐扶着母亲进了里屋。

“哎,你也早点睡。”秦母看着儿子,眼中满是满足。

待母亲安歇后,秦思齐回到堂屋,点亮油灯,开始整理自己的书籍。他将箱子一个个打开,把那些陪伴他度过无数寒窗岁月的经史子集、诗词歌赋,以及这段时间在府衙积攒的邸报、政令抄本,还有自己记录的心得笔记,一本本、一册册地取出来,分门别类地码放在书房那个老旧但结实的书架上。

当最后一册《资治通鉴》被放上书架,小小的空间顿时被浓郁的书卷气填满。

整理完毕,发现书箱里还有一个木盒。打开盒子,里面是用稻草隔开的两个青瓷罐。揭开盖子,一股清冽悠远、沁人心脾的茶香瞬间弥漫开来——正是一首舍不得喝的老家顶级玉露茶。

如今,他经历了一场生死大疫,看遍了世情冷暖,虽未走上科举官途,但是也想为家人谋得了一丝安稳,回馈族里。

秦思齐看着罐中珍贵的茶叶,心中有了决定,“明日,该去拜望夫子了。”

他将茶罐小心盖好,放回原处。然后走到书桌前,铺开一张素笺,提笔蘸墨,写下明日需要采买的物品清单:上品狼毫湖笔两支,顶烟松烟墨两锭,玉版宣一刀,歙砚一方(中等即可)时新点心两盒(桂花糕、栗子酥)小罐分装露茶。

第二天一大早,秦思齐就出采购,让其送回到家里。秦思齐没有打算带任何人,只好一趟拜访一位夫子。按照入学顺序拜访!先是郑夫子,而后周夫子,严教习。

出门前,秦母一边帮儿子整理衣襟,一边轻声叮嘱,眼中带着对学问人的天然敬畏:“齐儿,拜见夫子是大事,礼数要周全。只是…这世道刚缓过来,夫子们家里怕是也艰难,心意到了就好。”

“谢谢娘提醒,儿子知晓。”秦思齐温声应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